已經化膿的癤子,必須讓它成熟潰破,膿液流出,才能逐漸愈合;及時排膿,然后經過幾次引流、換藥,便可好轉痊愈。這好比當前市場走勢和煤價變化一樣,如果在五六月份,下游電廠能夠積極存煤,將庫存打到高位;這個過程中,煤價肯定會超出預想的大幅飆升,可能漲至1200、1300元/噸,甚至更高。但經過半個月,最多一個月的積極存煤,加上上游先進產能加快釋放,電廠庫存逐漸飽和之后,后續拉運積極性將大幅減弱。煤價會隨著需求的轉弱而出現暴跌,有可能回歸至800元/噸的正常水平。也就是說,市場供求關系和供需變化,決定了煤炭價格的走勢。癤子出來了,病也就好了。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癤子沒出來,隱患沒有消除,更令人提心吊膽了。目前,受臺風影響,煤炭需求轉淡,電廠日耗下降;但臺風過后,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加之天氣升溫,電廠日耗也將再度拉起。電廠市場采購也將增加,市場行情還有可能恢復。
一方面,電廠鐵了心了,不進行強勢補庫,開展低庫存策略,保持剛性拉運;會促使港口煤價始終保持在1000元/噸左右的中高位震蕩。一旦有政策出臺,進行震懾,煤價就跌幾天;而過了勁兒,煤價就會漲上去了。這樣做,煤價確實漲不了太高,但也跌不下去。另一方面,電廠低庫存策略,給火電機組的安全性帶來嚴峻考驗。進入夏季,多風、多雨、臺風,均給沿海煤炭運輸帶來考驗。眾所周知,沿海電廠主要依靠五萬噸左右的拉煤船舶在南北航線進行往返運輸,源源不斷的將煤炭從環渤海港口輸送至東南沿海缺煤省市。這就對鐵路、港口、航運等各環節的安全性、穩定性、及時性帶來挑戰,一旦遭遇不可抗力作用,比如:北方暴雨、持續封航,以及南方臺風、大雨等惡劣氣候,運輸長時間中斷時;沿海電廠就只能消耗自身庫存來度日了。而此時,如果沿海電廠存煤處于低位,那就麻煩了,容易加劇用煤緊張局面,后果不堪設想。
十多年前,浙江省某大型電力集團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想法,在用煤淡季的三四月份、九十月份,煤價低位的時候,電廠多拉煤,把庫存打上去,并利用六橫島等儲煤基地,實現下游用戶淡季存煤、旺季時將煤炭轉運至華東地區中小電廠,來應對北方港口淡、旺季運輸不均衡的問題,既解決了電廠燃煤之急,還能平抑煤價。這個辦法確實可行,也是非??茖W的。可是,今年電力企業的存煤、拉煤、備煤的策略令人匪夷所思,五月份正值淡季,電廠嫌煤價高,不愿意多存煤,等上級想辦法;可是,沒想到的是,等到旺季時,煤價更高,還是不肯出手,依然是剛性拉運,造成電廠存煤始終處于緊張狀態。這根弦始終繃著,大家心里忐忑不安。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