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工業企業利潤半年“成績單”亮相: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和兩年平均增速均在兩位數,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從行業來看,七成行業盈利超過疫情前水平。其中,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利潤增長較快。
不過,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私營、小微企業盈利恢復相對較慢,未來需要加大針對性政策的扶持力度。
工業企業利潤平穩較快增長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保持較快增長。
其中,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36%,6月份同比增長20%。
“上半年,隨著國民經濟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工業生產需求穩定恢復,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企業利潤平穩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說。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對6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長形成支撐,預計在央行全面降準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的背景下,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大概率繼續維持在高位。
他認為,隨著基數的逐漸抬升,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或繼續放緩,但放緩幅度不會太大,全年增速不會低于20%。
七成行業盈利超過疫情前水平
從最新數據來看,各行業利潤普遍較快增長,七成行業盈利超過疫情前水平。
據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及以上增長,占87.8%;有7個行業增速超過100%。與2019年同期相比,有29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占70.7%。
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表現可圈可點。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36.2%,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快15.6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39.5%,兩年平均增長18.3%。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制造業利潤大幅增長將促進投資,高端裝備、電子信息、芯片、集成電路等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有望繼續加快。”
利潤增長最快的仍是上游采礦業和原材料制造業企業。上半年,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33倍、1.83倍,對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合計為58.9%,利潤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16.5%、35.8%。
朱虹分析稱,在經濟向好、需求擴大、價格上漲、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化工、鋼鐵、煤炭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7倍、2.34倍、1.14倍。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雖然5月下旬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但是6月企業使用的原材料可能是前期高價購入的原材料。后續隨著大宗商品調整后的價格逐漸體現到產成品中,原材料加工業的成本有望回落,中下游制造業利潤有望改善。”
小微企業扶持政策有望繼續出臺
盡管工業企業利潤穩定增長,但統計局也強調,企業效益恢復不平衡狀況依然存在,私營、小微企業盈利恢復相對較慢,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擠壓企業盈利空間,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短板弱項。
數據顯示,上半年,私營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25%,明顯低于同期國有控股企業的8.8%和股份制企業的6.79%。6月份私營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環比回落1.7個百分點,降幅明顯高于股份制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
在鄭后成看來,這一特征在短期內還將延續,預計未來國家還將繼續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透露,將在普惠金融、降低成本、公正監管等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強支持,對于恢復中的小微企業再幫一把、再送一程,為企業持續恢復元氣、增強活力提供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