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筆者對山東菏澤、萊蕪及濟南地區的廢鋼加工基地(下稱基地)進行了調研,調研對象包括獨立加工基地、鋼廠旗下加工基地、鑄造廠旗下加工基地等,主要從基地實際收貨、生產計劃情況、鋼廠復產進度等方面入手,了解了廢鋼行業實際運行情況。
第一,廢鋼供給端有邊際回暖跡象,但是增量并不明顯。同比來看,四成基地表示今年毛料收貨情況好轉,三成基地表示同比持平,剩余三成表示收貨難度同比增加。相較于2022年年底,六成基地表示收貨情況環比持平或改善,剩余四成基地表示收貨難度有所提升。影響廢鋼供應格局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共衛生事件和市場競爭等情況,在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放開的背景下,廢鋼供應同比修復確定性較大,不少基地表示今年收貨量將同比上升。此外,廢鋼加工行業主體數量逐年上升導致資源競爭激烈。
第二,建筑類廢鋼與鋼廠自產廢鋼存在減量,報廢汽車存在增量。首先,不少基地表示建筑類廢鋼供應下降明顯,印證地產行業對此類廢鋼供應的影響確實存在;其次,在鋼鐵行業利潤下降幅度較大的背景下,山東地區鋼廠破產數量上升,導致自產廢鋼供應存在減量,但是輻射范圍有限;最后,在新能源汽車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山東地區報廢汽車供應增量明顯。
第三,五成基地表現出不樂觀情緒,廢鋼庫存普遍偏低。在調研樣本基地中,五成基地認為,今年廢鋼需求同比好轉的可能性小,剩余基地維持謹慎態度。同比來看,過半基地廢鋼庫存降至偏低水平,主因是節后廢鋼價格漲幅低于預期,主動去庫導致此類基地參考依據為去年價格波動情況與近期邊際變化。三成基地庫存持平,跟隨價格調節庫存。剩余基地庫存同比上升,恢復至平衡狀態。
第四,低消耗VS低庫存,鋼廠與基地存在博弈關系。一方面,受貿易商囤貨與鋼廠壓價的雙重影響,加工基地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通過快進快出與薄利多銷策略,將利潤維持在成本線附近,庫存維持在偏低水平,謹慎生產。另一方面,鋼材需求走弱,鋼廠同樣面臨資金周轉與成本抬升的壓力。在保證長流程工藝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優先降低廢鋼消耗量,部分全流程鋼廠表示高爐已停產數月,下降幅度在20%—30%。
第五,距財稅新政頒布已過去一年,效果分化明顯,正規加工基地實施效果較好,而部分個體回收戶與小型基地不愿意承擔稅費成本。在新政執行力度低于預期的背景下,產業鏈賦稅對供應端形成壓制作用,降低資源配置的公平性,主要體現在部分回收站與個體戶的資源從規范基地轉移至貿易商。一方面,貿易商通過協助開票,在廢鋼市場上搶占資源,進一步限制廢鋼資源的流通性,市場隱形庫存逐步形成;另一方面,個別規范基地也通過協助開票試圖挽回貨源。上述兩種行為導致貨物流通不暢。因此,從參與主體角度來看,主觀上收貨難度有所加大,部分貨物停留在不同主體庫存內,市場投機意愿偏強,雖然基地庫存筑底回升,但是鋼廠到貨量漲幅高于價格漲幅。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