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北京商報報道
近段時間,鋼鐵、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4月PPI錄得近期新高,一些原材料價格上漲也開始向消費端傳導,企業成本上漲壓力也逐漸增強,為此,多部門出手,開始給市場降溫。5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便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受主要是國際傳導等多重因素影響,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要高度重視大宗商品價格攀升帶來的不利影響,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精準調控要求,針對市場變化,突出重點綜合施策,保障大宗商品供給,遏制其價格不合理上漲,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費價格傳導。
具體而言,會議提到,要多措并舉加強供需雙向調節。落實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對生鐵及廢鋼等實行零進口暫定稅率、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等政策,促進增加國內市場供應。著力調結構,抑制高耗能項目。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優勢,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增加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推進通關便利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保供穩價能力。
加強市場監管也是重要一環。會議指出,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強化行業自律。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適時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行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特別是囤積居奇等行為并公開曝光。此外,要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和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幫助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成本上升等生產經營困難等。
事實上,早在5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便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而其背后也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始終不斷的態勢。
以鋼材為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到3月末,中國鋼材價格指數已經比年初上漲9.4%,同比上漲37.37%。“五一”節前后,國內鋼材市場再次暴漲,一舉突破了歷史高位,全國螺紋鋼現貨均價一度沖破了6200元大關,全國熱軋卷板現貨均價一度沖破了6600元大關,而后快速回落調整。
“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主要是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全球流動性寬松以及市場預期等因素疊加影響。”此前一天,國家發改委的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剛剛對此做出了回應。他指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我國的影響有利有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上游原材料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債務風險,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中下游制造業經營成本上升,影響行業效益。
“今年4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8%;前4個月PPI同比上漲3.3%。從未來走勢看,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效應以及去年同期低基數等因素影響,近幾個月PPI漲幅還可能進一步擴大,二季度PPI同比漲幅可能繼續走高。”金賢東同時表示,但隨著價格信號對原材料生產流通的引導作用持續釋放,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供求基本面。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