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我國首部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政策文件?!兑庖姟访鞔_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總體要求,圍繞推進綠色發展重點領域合作、推進境外項目綠色發展提出11項具體任務,為部門、地方、企業等相關主體參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規劃了戰略路徑、指明了重點方向、提供了決策支撐。
鋼鐵產業既是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基礎產業,也是“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基礎原材料保障。表1是近兩年“一帶一路”主要產鋼國粗鋼產量、鋼材進出口和粗鋼表觀消費情況,2020年和2021年“一帶一路”主要產鋼國粗鋼產量分別為3.85億噸和4.22億噸,分別占世界粗鋼總產量的20.5%和21.6%,2020年粗鋼表觀消費量為3.82億噸,占世界粗鋼表觀消費總量的20.2%。此外,根據表1鋼材的進出口情況可知,獨聯體是典型的鋼材出口國,南美、非洲、中東等地區是主要的鋼材進口國。
注:表中數據不含中國。
《意見》作為我國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頂層設計政策,對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鋼鐵國際產能合作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推動綠色鋼鐵產能共建
《意見》提出加強綠色產業合作、促進煤電等項目綠色低碳發展。鼓勵企業開展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制造等領域投資合作,推動“走出去”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研究推動鋼鐵等行業國際合作綠色低碳發展;強調指導企業嚴格遵守東道國生態環保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鋼鐵行業國際產能合作碩果累累,既有鋼鐵綠地投資項目,也有整體收購,還有冶金成套設備走出去,涌現出一批標志性的海外項目。如德龍鋼鐵印尼德信鋼鐵項目、河鋼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敬業收購英鋼、中冶承擔越南河靜鋼鐵廠高爐和燒結機的設備成套供貨及設計施工等。截至2021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鋼鐵國際產能合作的鋼鐵投資項目約25個,鋼鐵工程建設項目約10個。為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綠色鋼鐵產能合作,建議從以下兩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一是建設綠色鋼廠。綠色低碳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在“一帶一路”綠色鋼鐵產能合作中以綠色低碳發展為“牛鼻子”,工藝設計時應采用先進節能、末端治理、低碳冶金、智能制造等綠色技術,運用資源利用率、能源效率、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標,對擬建項目的工藝技術與裝備進行評價,建立低排放、環境友好、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綠色鋼鐵企業。以“零排放”為目標,推動打造綠色低碳鋼鐵示范項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二是開發綠色鋼材。圍繞“一帶一路”東道國下游用戶需求,研發制造高強度、高耐蝕、高性能的綠色鋼材,實現鋼鐵材料全生命周期對全社會節能減排貢獻。根據當地及周邊需求生產建筑用高強鋼筋和復合型抗震耐火鋼、免涂裝耐候橋梁鋼、免涂裝結構鋼、耐磨長壽工程機械用鋼等優質高性能綠色鋼材,以滿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要求。統籌上下游產業,推動綠色鋼材應用,打造從供應端到用戶端的綠色低碳鋼鐵全產業鏈。
二、加強綠色鋼鐵科技共享
《意見》提出加強綠色科技合作。包括加強綠色技術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支持在綠色技術領域開展人文交流、聯合研究、平臺建設等合作。在全球“脫碳”大背景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核心還是要靠技術革命。
冶金科技查新咨詢中心統計結果顯示(表2),“一帶一路”主要產鋼國(不含中國)在氫冶金、智能制造和高爐爐頂煤氣余壓發電3類綠色低碳技術的專利申請數占全球比例均低于10%,中國的占比均超過50%。韓國浦項、日本制鐵、JFE等國外鋼企已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上述3類專利布局。雖然我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技術先進,但國內鋼鐵企業和研究機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上述3類綠色低碳專利布局幾乎為空白。我國鋼鐵行業應抓住綠色產業發展機遇,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治理,圍繞科技合作積極開展相關工作,助力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強溝通促發展。針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優勢技術,推動成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同時積極推廣我國鋼鐵綠色新技術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應用,通過綠色技術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共享發展成果,為鋼鐵綠色發展提供支撐。
二是搭平臺匯資源。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合作機制作用,搭建技術開發中心、轉移轉化中心等多種形式的綠色技術開放共享平臺,匯集鋼鐵同行、上下游企業、裝備制造商、研究機構等科技和人才資源,布局前沿技術,構建示范試點,推動形成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國際共識,為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聚智慧解難題。圍繞氫冶金、天然氣直接還原鐵、富氫冶煉等低碳前沿技術領域,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加強科技合作,共同開展技術源頭整體性的基礎理論研究,探索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在鋼鐵企業應用技術路線圖,破解鋼鐵低碳發展的關鍵共性難題,為鋼鐵綠色發展奠定基礎。
注:“一帶一路”主要產鋼國(不含中國)專利統計范圍與表1一致。
三、推進綠色鋼鐵標準互認
《意見》提出加強綠色標準合作。包括積極參與國際綠色標準制定,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綠色標準對接。鼓勵行業協會等機構制定發布與國際接軌的行業綠色標準、規范及指南,鼓勵企業參照國際通行標準或中國更高標準開展環境保護工作?!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大多為發展中國家,鋼鐵產業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各國選用的鋼鐵標準不同,標準化程度差異較大,在具體工程建設實踐中兼容性和協同性不強,亟需推進綠色鋼鐵標準合作和互認。
截至2021年底,ISO發布國際標準約23990項(確切數據以年報為準),其中中國牽頭767項,占比3.20%,鋼鐵領域牽頭主導國際標準發布數量累計達73項,占我國牽頭發布國際標準總數的9.52%。我國鋼鐵領域發布外文版標準93項(國家標準86項、行業標準7項),其中鋼鐵綠色低碳類標準10項,在研外文版國家標準65項、行業標準7項。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進程不斷加快,超低排放、節能降耗、資源綜合利用、低碳轉型等方面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的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參考和示范。目前,中國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已基本形成,結合鋼鐵工業超低排放指導意見和節能低碳技術目錄,在相關國家和地區形成規范統一的國際互認標準,推廣應用先進的綠色低碳技術,是引領“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為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鋼鐵標準化還需強化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國際標準。聯合“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開展節能減排、綠色制造標準頂層設計,積極參與綠色鋼鐵相關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圍繞能效提升、低碳技術與裝備、低碳評價、碳排放核算核查、智能制造等領域,推動綠色低碳智能鋼鐵國際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標準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指導鋼鐵國際產能合作不斷向綠色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
二是推進標準互認。大力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雙邊和多邊標準互認,構建與國際標準兼容的標準體系。標準互認可以將國內鋼鐵標準應用到其它國家,也可以采用國外先進標準,或者在標準技術指標上達成一致。同時,探索在國家和行業層面制定雙邊和多邊編號標準,以標準為紐帶,推動先進綠色技術標準在“一帶一路”投資建設和貿易中實施應用,促進“一帶一路”綠色發展進程,共建共享綠色發展成果。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