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2109合約呈現振蕩上行趨勢,但是其上行趨勢頗為曲折,其間出現了3次顯著回調。筆者認為,焦炭上行的動力更多源自偏強的基本面支撐,但6月中旬國家發改委連同市場監管總局調研煤炭價格,之后期貨盤面一度回調8%;6月下旬國家發改委再度發聲后,期貨盤面再次回調10%??梢?,政策對于焦炭價格的影響程度在不斷加深。
終端需求疲軟
對于后期焦炭價格走勢,筆者認為,需要聚焦黑色產業鏈的終端需求,尤其是需求占比重較大的建筑行業。自2020年中期“三條紅線”政策出臺以來,房企拿地轉弱較為顯著,疊加今年集中供地趨緊政策加碼,導致房企拿地已經持續多個月同比顯著負增長。且目前來看,拿地轉弱已經開始向房屋的開工環節傳導,今年4—5月房屋新開工數據均為同比負增長,較筆者年初預判提前了2—3個月。由此來看,預計下半年地產用鋼需求不容樂觀。
鋼廠產量面臨壓縮
終端需求不容樂觀,同時國內鋼鐵生產亦有壓縮的可能。2020年年底工信部會議首次提出“2021年國內粗鋼產出同比減產”,但2021年以來的實際情況是1—5月粗鋼產出同比增長約14%,依此若要實現全年粗鋼減產目標,則下半年鋼企減產將非常可觀。另外,筆者注意到雖然5月國常會提出“保供”政策方針,但具體措施主要通過增加進口、降低出口的方式來實現,而不是通過增加國內供給的方式,此舉同樣旨在為下半年國內粗鋼減產留出空間。當前部分省份已經開始在著手安排下半年壓減鋼產的工作,以及部分鋼企已經出臺下半年停產、檢修方案,一旦減產成為共識且執行落地,則直接利空煉鋼原料焦炭的需求,且預計影響焦炭需求的量較顯著。
新增產能投放
去年四季度焦炭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力在于焦化產能的壓減,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合計壓減焦化產能7500多萬噸,而作為這些壓減產能的置換產能,今年上半年已經投產約3300多萬噸。在政策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預計下半年仍將有超過3500萬噸產能投產,全年新增產能約6900萬噸,則后期焦炭供給壓力較大。顯然期貨盤面已經提前反映了供給壓力的預期,在目前焦炭現貨利潤還有500元/噸左右的情況下,盤面給出了遠月盈虧平衡的利潤水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前焦炭低供給、高需求、低庫存的偏強基本面現狀,在年內后期將隨著行業終端需求走弱、壓減鋼產、焦化產能投放而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預計后期焦炭基本面變化主旋律為供給增加、需求走弱、庫存低位加速累庫,在此基本面預期之下,焦炭期現價格難以維持當前偏高的水平,焦炭價格大概率走弱。操作上,建議關注焦炭合約的空頭操作機會。核心風險點在于焦炭以及鋼鐵供給端政策的變化。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