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近日發布《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
受該消息的影響,鋼鐵板塊今天表現突出。截至收盤,新興鑄管、金州管道漲停,首鋼股份、友發集團漲幅超過8%。
“十四五”鋼鐵工業定位更高
《意見》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
《意見》還在創新能力、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資源保障、供給質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從規劃來看,‘十四五’鋼鐵工業作為‘重要基礎產業’的基本定位沒有改變,由‘對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意義’上升到‘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同時,要求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承擔更大責任。可見,‘十四五’鋼鐵工業的定位更高。”分析師接受采訪表示,“要承擔起綠色低碳的責任,鋼鐵行業的減量、調整、升級勢在必行。”
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
在減量方面,《意見》提出,堅決遏制鋼鐵冶煉項目盲目建設,不得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
據悉,政府之所以要嚴控新增產能還是源于現有鋼鐵企業數量過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鋼鐵行業規模以上企業5437家,較2020年有所增加。
企業數量過多導致無序競爭,行業集中度偏低。中鋼協數據顯示,2021年11月,鋼產量排名前10大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為40.39%,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
這些上市公司有領航潛質
在調整方面,《意見》要求,鼓勵行業龍頭實施兼并重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依托行業優勢企業,在不銹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領域分別培育1-2家專業化領航企業。
根據記者的統計,國家有多個政策適用于2022年的鋼鐵行業重組,今年的“重組”大戲將更熱鬧。
2021年1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指出,鼓勵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今年1月的發布會上表示,將穩步推進鋼鐵等領域的重組整合,在相關領域適時研究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一位鋼鐵行業的技術人員接受采訪表示,兼并重組后,大型鋼鐵企業的實力更加雄厚,更有能力推進智能制造,實施網絡化工廠布局和一體化管控,降低勞動力成本。
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從以上政策看,未來5年是鋼鐵行業兼并重組的加速期,成為中國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主線。
關于專業化領航企業,王國清認為,從不銹鋼領域來看,目前青山控股和太鋼不銹在行業內處于領先位置,福建青拓不銹鋼產量超1000萬噸,位居第一,而太鋼不銹鋼產量650萬噸,位居第二。“以上企業有成為領航企業的潛質。”王國清說。
這些龍頭企業正在向“工業4.0”進軍
在升級方面,《意見》要求,大力發展智能制造。開展鋼鐵行業智能制造行動計劃,推進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商用密碼、數字孿生等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在鐵礦開采、鋼鐵生產領域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遴選一批推廣應用場景,培育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開展智能制造示范推廣,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記者了解到,由于中國鋼鐵企業整體裝備水平較高,自動化程度較好,目前大部分鋼鐵企業基本都實現了“工業3.0”,正在快速向“工業4.0”進軍。
據統計,寶鋼股份熱軋智能車間和冷軋數字化車間、鞍鋼厚板智能制造和冶金數字礦山、河鋼唐鋼智能工廠、南京鋼鐵板材智能制造、太鋼不銹鋼冷連軋數字化車間等9個項目列入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張龍強認為,“十四五”期間,鋼鐵智能制造在三年行動計劃、鋼鐵行業智能制造標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將成為中國鋼鐵全面引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