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以來,我國鋼材需求旺盛,鋼鐵行業產銷增長,效益提升。同時,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約束下,行業也面臨較大減碳壓力。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1日舉行座談會,多位專家展望了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并就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議。
鋼鐵行業是能耗“大戶”,也是碳排放“大戶”。在一些專家看來,目前行業面臨的最大壓力就是節能減碳。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座談會上指出,我國長流程煉鋼占比較多,是節能減碳壓力較大的主要原因。因此,行業需要調整結構,提高短流程煉鋼比例。
徐匡迪說:“我們現在的鋼鐵工業也就是靠鐵礦石加焦炭、石灰石,進入高爐,煉出鐵水,進入轉爐,煉成鋼水,經過連鑄轉成鋼坯,連軋成材,這個長流程里面消耗的碳是非常大的。短流程,就是用廢鋼生產鋼材,它的能耗就非常低,它主要是熔化和精煉,就去掉了還原,能耗最大的這部分。”
當然,發展短流程煉鋼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有充足的廢鋼資源,二是有低成本、穩定供應的電力資源。對于前者,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巨大,報廢汽車越來越多,會形成大量廢鋼蓄積。徐匡迪認為,接下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專業企業,回收廢舊汽車,拆解打包后形成廢鋼,然后出售給鋼鐵企業。對于電力資源,他建議企業可以在晚上用電低谷時,打開電爐煉鋼。
徐匡迪說:“現在的民營企業,我在設想將來是不是可以走這條道路,把社會上的廢舊鋼鐵收回來,白天的時候把它破碎、擠壓成塊,到晚上開爐煉鋼。這也是我們達到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一個有效技術方案。”
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還要持續提升技術水平,大力研發高端鋼材。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透露,我國新材料重大專項涉及鋼鐵、特種合金、特殊鋼等多個方面,輕量化在這些材料里占了很重要的比例。他建議,鋼鐵行業要通過融合新型信息技術,全面提高發展質量。
干勇說:“前一段時間是各行各業的技術支撐了我們,現在我們還得融入一個新型的實用技術,我認為這個技術是新型的信息技術發展。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鋼鐵工業的發展質量(提升)、鋼鐵工業的新任務也就是綠色生態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引領全世界鋼鐵技術,要靠融合來完成。”
在不久前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重要歷史機遇期,國家發改委將重點從推動鋼鐵行業低碳綠色發展、提升鋼鐵行業發展質量水平等5個方面推動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而這些也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重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說:“我們要聚焦一個根本任務——全面提升產業技術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堅持兩大發展主題——綠色發展和智能制造,著重解決行業三大痛點——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持續推進中國鋼鐵產業國際化進程。”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