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宗商品市場進入上漲大周期,鋼材價格全年保持較高水平,而隨著產業升級轉型,鐵礦石價格在不斷走低。當前北方各省即將進入供暖階段,新一輪環保限產也陸續展開,后期市場基本面將會出現怎樣的變化,如何理解錯綜復雜的黑色產業鏈各品種基本面與政策影響,未來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投資機會?
在日前財聯社蜂網專家在線與舞陽聯合舉辦的“當前周期板塊黑色系基本面分析與后市配置策略會”上,東吳期貨鋼礦研究員朱少楠對于鐵礦石與鋼材市場提出了清晰的判斷和配置建議:“鋼材短期供需基本面轉好,價格走向偏強格局。鐵礦石供需寬松局面很難改變,價格將繼續維持弱勢。多鋼材空鐵礦石套利可以長時間持有。”
鋼廠生產減少:全年產能壓減任務與供暖季環保限產疊加
朱少楠認為,由于供需兩方面共振,8月底螺紋和熱卷(5785,-88.00,-1.50%)出現明顯反彈,9月份以來,供應端鋼廠限產進一步加嚴,需求端面臨“金九銀十”旺季,在限產加嚴和需求回升的背景下,供需基本面在進一步轉好,后市鋼材價格走勢樂觀。
現貨市場,螺紋鋼(5626,-64.00,-1.12%)價格處在偏高水平,但鋼廠利潤在中游水平,長流程螺紋噸鋼利潤只有500元左右,而熱卷每噸盈利900元左右,鋼廠利潤有進一步攀升機會。
從基本面情況分析。供應端基調非常明確,工信部要求全年產量同比不增,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鋼鐵行業作為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行業,必須要通過產 量壓減才能達到碳減排目標,這個任務是貫穿全年的。
但由于國內需求旺盛,且大宗通脹壓力較大,今年1-6月份鋼材產量卻有較大幅度增加,導致產量壓減任務拖到了下半年才開始執行。7月份鋼材產量出現明顯下滑,同比下降了8.4%,但1-6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增加10%左右,所以8月開始各省相繼出臺壓減政策,接下來可預見到產量會進一步壓減。
除上述因素外,朱少楠表示還應當關注“2+26”城市供暖季限產方案。該文件對鋼鐵行業限產有更明確的定量要求。今年年底前要實現粗鋼產量壓減目標,明年到采暖季結束要限產30%。綜合考慮,我們認為今年后半年鋼材產量會同比減少12%-15%。
終端需求向好:主力需求保持韌性市場面臨去庫格局
下游對鋼鐵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基建和制造業方面。朱少楠表示,由于鋼廠供給減少,下游需求較好,鋼材市場今年后面供需將會偏緊,尤其是9-10月需求旺季,庫存將會較大幅度下滑,鋼材價格還會有進一步上漲動力。
朱少楠認為,雖然1-7月份地產新開工面積已同比轉負,但今年地產需求還是能夠保持一定韌性。建安投資增速依然保持較高增速,1-7月份施工面積保持9%增長,由于施工節奏較慢,現在存量施工能夠支撐地產用鋼需求,隨著‘金九銀十’來臨,地產行業用鋼需求將會有所回升。
基建端1-7月份數據低于預期,但8月專項債已開始加速,隨著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增大,我們認為基建投資有望成為經濟發展主要動力。
制造業方面,朱少楠表示出非常樂觀的態度,他認為,經濟金融數據顯示,7月制造業投資比1-6月份提高了1.1個百分點,且出口數據非常景氣,8月份出口總值同比增加了28.8%,遠超預期,鋼材間接出口增加,下半年相關制造業出口仍會維持較高鋼材需求。
另一方面,鋼材直接出口數據向好,雖然現在已取消出口退稅,海內外價差也在逐步收縮,但出口量相較2020年,每月多出口50-100萬噸。進口量方面,今年每月同比減少約100萬噸,兩者相加,每月約減少150萬噸左右,占國內鋼材供應總量2%左右。如果今年需要保持粗鋼產量同比不增,下半年國內產量則要下降10%以上,而進出口這方面減少2%以上,因此需求端要下降超過12%-15%,供需才可較為寬松。
朱少楠分析,通過9月份數據觀察,螺紋鋼市場需求恢復到了之前水平。測算顯示,如果螺紋鋼需求較去年低5%以內的話,那么10月底庫存會下降到150萬噸左右的低水平,疊加鋼廠產量下降,螺紋鋼價格有進一步攀升機會。且由于制造業需求向好,熱卷消費數據基本跟去年持平或更好,一旦鋼材供應下滑,熱卷也會持續去庫。
鐵礦石:礦山厚利供給意愿強鐵礦石壘庫價格承壓
上半年鐵礦石震蕩走強下半年持續下跌,朱少楠認為其背后原因是下半年上游需求實質性走弱,導致鐵礦石價格下跌。下半年鐵礦石庫存將會逐步累積,保持弱勢局面。
對于鐵礦石價格后續走勢,朱少楠分析,鐵礦石價格已創年內新低,現在62%鐵礦石指數是130.5,對比往年,價格依然屬較高水平,主流礦山開采成本只有10-20美金,高利潤刺激下,主流礦山不會主動減產。
從供需數據看,8月份鐵礦石進口9750萬噸,進口量環比回升10%左右,四大礦山接下來幾個月平均發運量與8月持平。雖力拓礦山今年降雨較多發運量減少,但預期必和必拓和FMG兩家公司今年發運平穩,淡水河谷總體供應穩中有增,四大礦商總體供應好轉,同時隨著海外產量下降,發往中國比例會有所增加。且在當前價格下,非主流鐵礦石進口量很難有較大幅度下滑。
相比鐵礦進口供給,專家認為下半年需求端降幅更大,朱少楠表示,壓減粗鋼產量就是為了打壓鐵礦石需求,減少長流程煉鋼二氧化碳排放。為實現生鐵產量要達到同比不增的目標,此后數月,鋼廠生產要有8%-10%的減量,鐵礦石需求將減少2000萬噸。鐵礦石需求下降幅度快于進口量減少幅度,到年底預計鋼材庫存將會達到1.45-1.5億噸。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