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兩新”工作做出全面性的部署安排,重點實施了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7月24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明確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工作。
至今,“兩新”工作已經推進至第2階段,在拉動投資增長、促進產業增長、支持綠色轉型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效。鋼鐵行業作為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龍頭行業,在大規模設備更新領域取得了哪些階段性成果?大規模設備更新將給鋼鐵行業帶來哪些積極變化?鋼鐵行業未來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的前景如何?
12月13日,在“綠色更新·數智引領”大規模設備更新對接活動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黃導和來自包鋼、鞍鋼兩家鋼鐵企業的代表結合鋼鐵行業的節能降碳、綠色發展實踐,向與會嘉賓們分享了鋼鐵行業在推進“三大工程”(超低排放工程、極致能效工程、數字化轉型工程)過程中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成功經驗,并系統分析了未來鋼鐵行業依托技術升級進行設備更新的發展前景。
技術的迭代創新
最終要在裝備上得以體現
“鋼鐵的高質量發展和綠色轉型升級需要結合行業工藝技術,與環保產業、節能產業、科學技術界合力創新,共促相關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這其中,技術發揮的是支撐作用,因此尤為重要。”黃導在做《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設備更新與未來需求》報告時介紹,在推廣應用先進環保節能低碳技術方面,鋼協為全國各鋼鐵企業提供了超低排放BAT清單、極致能效T50技術清單、鋼鐵低碳技術清單。
“技術的改良和迭代創新最終要在裝備上得以體現,這就需要加速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裝備,并不斷地對生產設備的尺寸規模、節能環保系統的結構進行優化更新;需要加強先進高效技術工藝設備管控平臺的數智化能力,提高鋼鐵制造業的生產質量和效率;需要進行新能源運輸物流體系及相關配套裝備工程系統建設;需要開展先進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加快綠色低碳高效設備的更新;需要綠色金融投資支持拉動,需要更多差異化政策支持激勵。”黃導在報告中總結道。
鋼企大規模設備更新成果多
作為鋼鐵行業龍頭企業代表的包鋼和鞍鋼,這些年結合各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方面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為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內蒙古包鋼鋼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偉在報告中介紹道:“包鋼集團以推進先進設備更新、綠色裝備推廣、數智化轉型為重點方向,推動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升級,開展產業綠色化改造,推動能源結構低碳轉型,更新應用新技術且效率高、可靠性高的先進設備,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和智能裝備的應用。”
據他介紹,在先進設備更新方面,包鋼對全公司在用電機進行了清單化管理,按照大規模設備更新規劃,計劃完成4614臺電機的更新替代,總功率為20萬千瓦。截至目前,包鋼集團已采購4053臺永磁電機,并逐步在各個生產環節推廣應用,完成替代后,將顯著降低綜合能耗,為企業節省大量的能源成本,同時減少因能源消耗帶來的碳排放。
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包鋼大力推動環保設施提標升級改造,引進了半干法循環流化床、低氮燃燒自動燒鋼、煙氣再循環燃燒、褶皺濾筒等成熟工藝技術,先后完成了10座焦爐、5臺燒結機及帶式球團焙燒機、9座轉爐等工序的超低排放改造,焦爐、燒結、球團等重點工序脫硫脫銷提標升級,倉儲中心綜合料場全封閉等重大環境治理項目。同時,包鋼升級改造循環利用余壓余能設備,例如焦爐上升管煤氣余熱回收利用、燒結機煙道余熱回收、燃氣蒸汽循環發電項目,大幅提升能源效率。
在數智化轉型方面,包鋼積極推進智能裝備升級,2024年投入6.3億元,實施42個數字化智能化項目,將鋼鐵、稀土關鍵工序數智化率分別提升至81.7%、78.5%,重點進行了庫區無人行車改造,2024年共計劃完成82臺,目前已經完成了43臺,其余39臺正在辦理驗收工作,力爭在2025年底前完成99臺無人吊車改造。
鞍鋼集團鋼鐵研究院環境與資源研究所所長馬光宇在會上做《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設備更新及未來需求》的主題報告時介紹,近年來,鞍鋼集團在推進“三大工程”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并積極開展各項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研究。
“綠色低碳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會創造出相應的設備更新需求。”馬光宇介紹,例如,含鋅塵泥處置技術對應回轉窯生產線工藝系統、熱力設施、通風除塵設施、給排水設施、脫硫設施、電氣及自動化系統等設備的更新,加熱爐富氧燃燒技術對應氧氣控制閥組、氧槍、配套燃燒器等設備的更新,基于吸附制氧工藝的熱風爐富氧燃燒技術對應變壓吸附制氧設備的更新,低溫余熱回收技術對應低溫余熱回收設備的更新,高效制氫技術對應制氫設備的更新,生物質碳高效利用技術對應燒結、高爐工序應用生物質碳的相關設備更新。
“我認為,鋼鐵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可以總結為6個字——披新裝、插翅膀。‘披新裝’,就是要披上一件綠色低碳的新裝;‘插翅膀’,就是要插上一雙數字化、智慧化的翅膀。只有堅持這6個字,鋼鐵行業才能發展得更好、更長遠。”馬光宇說道。
鋼鐵業設備更新投資
可帶動約500萬噸鋼材消費增量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過程中,鋼鐵行業發揮的作用巨大。我們既是設備的需求方,又是為設備制造提供高等級材料的供應方。”黃導介紹,據估計,鋼鐵行業在大規模設備更新領域涉及的投資規模大概有3000億元,截至目前,僅在超低排放改造領域就已投入資金超2600億元,其中在設備改造上投入的資金至少占一半以上。根據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鋼材消費量測算,設備更新投資可帶動約500萬噸鋼材消費增量。
“我特別注意到,在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的2025年重點任務中,第二條提到了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第八條提到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黃導在報告最后說道,“這些內容都與今天‘綠色更新·數智引領’的大會主題相吻合,同時也指引著鋼鐵行業未來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由此可見,未來鋼鐵行業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潛力巨大。”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