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院士4月25日在中關村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提出,從現在到2035年,中國的智能制造發展總體將分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兩個階段來實現。
作為中關村論壇平行論壇之一,由中國工程院主辦的工程科技創新論壇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周濟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題發表主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從現在到2035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兩階段實現智能制造的具體內容分別是:
數字化轉型階段,深入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大行動”,到2027年,規上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制造在全國工業企業基本普及;同時,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的科研和攻關取得突破性進展,試點和示范取得顯著成效。
智能化升級階段,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升級重大行動”,到2035年,規上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升級,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在全國工業企業基本普及,中國智能制造技術和應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制造業智能升級走在世界前列。
周濟表示,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義是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根本任務是實現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在長期實踐演化中形成了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三種基本范式,前兩種分別為第一代、第二代智能制造,后一種為新一代智能制造,其本質上是“人工智能+互聯網+數字化制造”。
他認為,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將為產品和裝備帶來翻天覆地的創新及應用,可以預見到2035年,中國各種產品和裝備都將從“數字一代”發展升級成“智能網聯一代”。一方面,將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智能網聯生活產品;另一方面,制造、運載、電子、服務裝備必將全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中國“大國重器”裝備更先進的“工業大腦”。
周濟指出,中國應緊緊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中國制造業一定能夠由大變強,實現制造強國建設的偉大歷史任務。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