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首席專家陳宗法近日表示,容量電價下煤電企業并不能“躺贏”,更不能“躺平”,仍需不懈奮斗,降本增效提高經濟性。
陳宗法是在近日由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中國能源研究會能源政策研究室承辦的新型電力系統沙龍上發表上述觀點的。
2023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建立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通知,明確自2024年1月1日起,將煤電單一制電價調整為兩部制電價。其中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靈敏反映電力市場供需、燃料成本變化等情況;容量電價按照回收煤電機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確定,充分體現煤電對電力系統的支撐調節價值,確保煤電行業持續健康運行。
陳宗法表示,容量電價可以更好呈現煤電對電力系統的容量價值、支撐價值、備用價值、調節價值,有利于保障煤電企業固定成本的回收,確保煤電板塊的收益,并減少電力市場競爭對煤電企業帶來的影響,減輕煤電企業生存壓力。從長遠來看,容量電價有利于提高煤電項目投資積極性。
在他看來,面對承擔長周期能源保供重任以及能源清潔轉型的長期挑戰,企業主體、國家政策、市場機制需協同發力,實現煤電可持續發展,以加快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守住能源安全底線。容量電價下煤電企業要通過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降本增效提高經濟性。
此外,容量電價機制對燃煤機組有嚴格的考核要求,煤電企業如何才能滿足考核要求?陳宗法認為,企業要管好設備,通過技術進步、管理創新,來實現彈性生產,實現可靠性、靈活性、經濟性的統一。現階段,煤電企業應重點提升煤機靈活調節能力、工控系統自主可控能力,優化生產運行、設備檢修及燃料管理模式,以確保滿足容量電價機制要求。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