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鋼鐵行業面臨的困境已不能用“疾在腠理”來形容了。11日收盤后,山東鋼鐵、凌鋼股份兩家鋼鐵企業披露了業績虧損預告。對于虧損原因,上述兩家鋼企均表示,行業經營環境嚴峻,企業用出“極致”管理手段仍不能抵消市場整體下行風險,
財聯社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從凌鋼股份了解到,公司業績虧損主要來自行業成本壓力和供需面壓力,而四季度由于季節性因素,市場需求走弱,造成公司盈利環比也出現下降。
四季度經營壓力加大
環比來看,兩家鋼企四季度經營壓力加大,山東鋼鐵四季度單季扣非凈利潤虧損1.48億元到2.28億元,凌鋼股份四季度單季虧損4.67億元左右。
其中,山東鋼鐵預計2023年度歸母凈利潤為-4.5億元到-3.7億元,扣非凈利潤為-7.5億元到-6.7億元,而2022年度公司曾盈利5.55億元,如今由盈轉虧。
凌鋼股份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6.77億元左右,扣非凈利潤-6.62億元左右,較上年度凈利潤-8.34億元相比,虧損額有所縮窄,但非經營性損益及固定資產折舊年限調整的會計處理,分別增加公司合并報表凈利潤約0.91億元和1.85億元。
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四季度鋼材價格有較大反彈,但是原料價格的上漲幅度要高于成材的漲幅,成材的利潤被原料端侵蝕了。這應該是導致四季度鋼鐵企業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
全年之中,鋼鐵行業能盈利的月份不多。分析師表示,從唐山地區部分鋼企數據來看,其中前三季度的3月、6月、7月、8月經營情況較好,而四季度只有11月鋼企生產有一定利潤,但10月和12月都是虧損。
對2024年鋼鐵行業盈利情況,鋼企及分析人士均抱謹慎態度。分析師表示,全年或呈U型或V型走勢,春節前后鋼價或走弱,而隨著政策的落地,三四季度鋼材市場基本面或向好。
“極致”管理未克服市場下行影響
鋼鐵行業的下行態勢業內此前早有預期,上述兩家鋼企也針對市場的嚴峻形勢作出管理改革。但行業下行壓力較大,兩家鋼企均表示,公司已作出“極致”管理努力,但仍難消除市場下行影響。
山東鋼鐵表示,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為2023年鋼鐵市場形勢異常嚴峻,公司積極應對鋼鐵市場下行壓力,持續深化精益管理,深度對標、極致挖潛,強化市場研判,緊緊圍繞提升購銷差價,加強產、購、銷聯動,仍舊無法消除市場大幅減利影響。
而凌鋼股份的解釋與山東鋼鐵一致,公司表示,2023年,鋼鐵行業整體呈供強需弱態勢,一方面鋼價低位運行至2023年末,而上游鐵礦石價格繼續維持高位運行。雖然公司努力克服市場下行等不利因素,聚焦主責主業,打響效率攻堅戰、效益爭奪戰、支出保衛戰“三大戰役”,圍繞極致能效、極致物流、精細采購、調品種、優結構、降成本、壓投資、降支出等主陣地全力攻堅,成效顯著,但仍然出現虧損。
去年同期,凌鋼股份雖也出現虧損,但公司對其原因解釋為停、限產及設備改造等原因造成的公司鋼材產銷量減少以及疫情與供應鏈不暢導致的鋼材銷售價格降幅不及成本降幅。
橫向對比鋼鐵上市企業,可發現企業產品結構及地理區位對鋼企業績影響較大。
此前,財聯社記者從凌鋼股份了解到,公司產品結構以螺紋等建材為主,而冬季對建材的銷售影響較大。而山東鋼鐵旗下螺紋、棒材等低利潤產品在公司總銷售額中占比也較大,在地產市場需求下行的情況下,建材類鋼材售價相對較低,這對相關公司盈利能力造成較大影響。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