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能源集團13日消息,7月份以來,國家能源集團堅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電保電力穩定,已有多項生產運營指標刷新歷史紀錄。數據顯示,7月上旬,集團公司一體化出區調運量日均完成99.1萬噸,同比增長21.1%,其中7月7日完成102萬噸,創天窗日最高發運紀錄。7月10日,發電量40.9億千瓦時,刷新單日最高水平。
自今年入夏以來,“全球最熱氣溫”紀錄被屢次刷新,全國大范圍的持續高溫也使得多地夏季用電高峰期提前到來。
煤電穩定供應凸顯,雙焦走勢受影響較多
目前,國內水電的出力并不樂觀,這也更突出了煤電穩定供應的重要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韓放表示,近幾年電煤供應質量持續下降,電廠耗煤量增速持續高于發電量增速,電廠存煤熱值低、結構差的問題普遍存在,可能一定程度上影響火電機組出力。截至6月29日,口徑內燃煤電廠煤炭庫存1.2億噸,同比增長2444萬噸,為近4年以來最高,平均可用天數24.6天。
而電煤的價格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期貨市場焦炭焦煤的走勢。東吳期貨研報顯示,今年1-5月原煤產量同比增長近1億噸,其中90%是非煉焦煤,電煤目前供需雙旺。因此電煤價格未因極端高溫一味沖高。目前雙焦受電煤價格走勢影響較多,盤面目前仍為震蕩偏強走勢,關注電煤價格是否進一步突破。
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下游需求不足
除了煤電發力影響雙焦外,鋼鐵企業的生產需求也不太樂觀。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在視頻會議上表示,當前鋼鐵生產企業下游用戶需求不足,鋼鐵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同時,焦煤的市場價格與長協價格出現了較大差距,煤鋼焦市場處于明顯的下行趨勢。會議提出,煤鋼行業應共同維護煤鋼焦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多措并舉避免煤鋼焦產業鏈、供應鏈失衡發展。會議達成以下共識:一是堅持和完善煤鋼年度定量、季度定價的長協機制;二是為充分發揮長協對煤鋼市場“壓艙石和穩定器”的積極作用,煤鋼企業將在6月召開的煤鋼行業“2+4+4”機制會議上,共同研究穩定長協發運和價格趨勢的相關措施。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石瑛此前表示,6月末國內火電廠存煤約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加約2800萬噸,增長16%,存煤可用約30天。石瑛還指出,當前煤炭市場供需偏弱,各環節煤炭庫存持續攀升,“買漲不買跌”情緒濃重,煤炭中長期合同違約現象增多,部分中長期合同兌現率下降,煤炭中長期合同的權威性受到挑戰。
連續5日放量上漲,雙焦回暖能否持續?
在期貨市場上,焦煤的價格近一周已連漲5天,焦炭也出現回暖,雙焦自去年下跌至底部以來橫盤長達一年之久,如今的漲勢是否還能延續呢?
中鋼期貨研報顯示,6月份我國進口煤及褐煤3987.1萬噸,環比增加0.73%,同比大增110.05%;1-6月累計進口22193.8萬噸,同比大增93.2%。進口額方面,6月份煤炭進口額為448970萬美元,環比下降2.7%,同比增長47.6%。據此推算進口均價為112.6美元/噸,環比下跌3.9美元/噸,同比下跌47.7美元/噸。2023年1-6月份,煤炭累計進口金額2767240萬美元,同比增長49.2%。總體來看,煤炭進口呈現量增價減格局,考慮到6月份蒙煤通關恢復至高位,預計6月份焦煤進口將較5月份回升。
從供需面來看,目前煤焦供應能力相對充足,價格上漲節泰較慢,現多地獨立焦企噸焦利潤為負,不過虧損情況暫未顯著影響到焦企生產積極性。研報進一步顯示,需求端上,鋼廠高爐開工保持高位,支撐爐料需求,鐵水產量高位也是焦價提漲落地的關鍵因素。但進一步來看,成材淡季累庫之勢顯現,鋼廠高開工存在壓力,后期關注高爐生產率變化。
研報最后總結到,短期內煤焦剛性需求保持高位,刺激焦價二輪提漲范圍擴大,盤面迎小幅反彈。成材步入累庫周期,高鐵水存在壓力,煤焦中長期偏弱趨勢不改。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