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的總體目標對鋼鐵、煤炭等相關產業帶來了深遠影響,企業在產能置換、環保限產等方面迎來了更多考驗,市場供需穩定面臨挑戰。
7月28日,中國期貨業協會秘書長吳亞軍在2021年(第五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上表示,在鋼鐵行業面臨市場價格波動的背景下,需要保供、穩價的難題,使得鋼鐵行業運用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
今年以來,鋼鐵行業面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從外部看,疫情原因、經濟復蘇前景的不確定性、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寬松貨幣政策,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鋼鐵行業也面臨著成本推動的價格上漲壓力。從內部看,在“碳中和、碳達峰”政策及政府價格調控影響下,供給端不確定因素增加。
對于進一步完善產品供給,大連商品交易所副總經理程偉東在會上透露,將穩步推進再生鋼鐵原料期貨上市和鐵礦石交易體系不斷完善,持續提升中國在國際鐵礦石市場中的話語權。還將優化鐵礦石等相關合約規則,加快研究鐵礦石均價合約、設立鐵礦石生產型廠庫,擴大交割區域、持續降低企業交割成本。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也在會上透露,將有序推進鉻鐵、冷軋薄板、中厚板、型鋼、鋼材期權等品種的研發上市工作,以場內衍生品市場為核心,推動構建期現一體化綜合性衍生品市場體系。
此外,受全球貨幣政策寬松及疫情防控等多重因素影響,鐵礦石、煤焦、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鋼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利用衍生品市場開展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
在總體提升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方面,吳亞軍會上表示,下一步中期協將繼續引導會員單位圍繞提升大宗商品定價影響力,建設大宗商品定價模型,培養交易定價人才,加強行業定價分析研究,推廣引進先進技術手段,增強定價分析能力等開展一系列的工作,切實提升行業在衍生品業務中的定價估值的核心能力。其次引導期貨經營機構以風險管理業務為抓手,切實滿足包括鋼鐵企業在內的實體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
近年來期貨經營機構,一方面通過經濟業務幫助實體企業直接通過期貨市場管理風險,另外一方面,以風險管理業務為抓手,直接承接企業風險,做到風險入場,企業不入場,為企業提供定制化風險管理方案,目前風險管理業務快速發展,在機構主體、業務規模、服務范圍和效果上都取得了顯著進步。風險管理公司機構實力穩步提升,截至2021年6月底,共有91家風險管理公司在協會備案,行業總資產1078億元,凈資產301億元,分別是2013年的43倍和18倍。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