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在五六月份就該展開的“迎峰度夏”之前的電煤搶運,因各種因素干擾,被推遲到了七月份。據南方某電廠燃料主管介紹,原計劃在五月中旬就想展開夏季之前的儲煤、采購,但接上級通知:等到煤價下跌后再補庫;因此,該電廠并未展開電煤搶運,只以剛性拉運為主。這兩個月,該電廠一直在等,可是苦苦等待了兩個月,煤價也沒大幅下跌。目前,電廠日耗大幅攀升,存煤持續下降,而若再不采取措施,加快補庫節奏,可能面臨著斷頓,甚至停爐危險。從上周開始,開始積極詢貨,并派出船舶趕往北方港口拉煤。
據了解,不少電力企業和這家電廠一樣,在五六月份并未展開大規模搶運和補庫,一直在“吃”庫存,造成電廠存煤急劇下降。進入七月份,高溫天氣來襲,疊加工業用電走強,電廠日耗頻創新高;而受疫情和天氣因素影響,進口煤接卸數量下降。再不補庫就來不及了,于是,很多電力集團放寬了對旗下電廠的要求,允許電廠自主采購,自負盈虧,找米下鍋;部分電廠將目光轉至國內市場,在長協煤不夠用的情況下,市場煤自然成為了采購重點。
根據2017年12月份,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及考核辦法的通知。按照區域存煤標準,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煤炭主產區的燃煤電廠,庫存量原則上不少于15天耗煤量;其他地區的燃煤電廠,庫存量原則上不少于20天耗煤量。為確保迎峰度夏度冬及重大活動用煤需要,有關電力企業要提前做好煤炭收儲工作,確保在用煤高峰到來前,將最低庫存水平在常態基礎上再提高5-10天。今年四月份,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2021年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通知,提出嚴格落實最低庫存制度,實行淡旺季差別化存煤標準,電廠存煤可用天數淡季保持在20天以上,力爭達到30天,有特殊困難的企業也要保持在15天以上;旺季存煤可用天數要保持在15天以上,確有困難的也不得低于7天。
南方入伏,今年三伏天時間較長,從7月14日到8月22日,長達40天的高溫悶熱天氣,電力負荷創新高,煤炭消耗急劇增加。而與此對應的是,全國各地暴雨頻繁,北方成為主要受災區,榆林產地路面被大雨沖塌,部分煤礦已宣布暫時停產。因郝家梁煤礦發生頂板透水透沙事故,榆林神木迎來安全生產大檢查,同日省環保局入住榆林市開展環保大檢查,一時間停產煤礦驟增,近30家煤礦停產。上游煤炭發運調入尚未完全恢復,環渤海港口庫存還在下降,恰逢雨季降臨,影響生產和運輸。煤炭產運需各環節將經受嚴峻考驗,預計煤炭市場緊張局面將持續一段時間。
綜上所述,我們應認真吸取教訓,貫徹落實好上級關于最低庫存和最高庫存的相關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礦路港航電各方要加強協調、配合,在用煤高峰尚未到來之際,提前把電廠庫存打上去,這才是重中之重。一味的消極等待,電煤不會從天而降,只會造成電廠用煤更緊張。而庫存打上去后,市場采購減少了,煤價自然就跌了,這才符合市場規律。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