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市場需求提振,國內動力煤期貨價格也連日上行。截至7月14日上午收盤,動力煤主力合約當日報漲1.91%,收于885.2元/噸。
保供增產政策下產地供需兩旺
今年以來,國內動力煤價格持續高位,相關監管部門也多措并舉,保障市場供應,平抑煤炭價格。
全國煤炭中心數據顯示,早在7月5日,全國煤炭的產量就已經恢復到6月的正常水平,前期因煤礦事故而停產的山東、河南等地的煤礦都在陸續的復工復產。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也稱,“七一”后,隨著國家及地方煤礦安監工作陸續結束,前期停產煤礦陸續恢復生產,且月初煤管票較為充足,產地煤炭供應逐步恢復。監測數據顯示,7月11日,鄂爾多斯地區煤炭產量增加至186萬噸,基本恢復至6月同期水平。
不過近期,由于產地發運至港口持續倒掛,貿易商發運積極性較低,港口調入量低位運行,而“七一”后,港口作業逐步恢復正常,拉運需求啟動,港口調出量增加,受此影響,北方港口庫存持續下降。截止7月11日,北方九港(不含天津港)庫存降至1944萬噸,周環比減少114萬噸,同比減少148萬噸,創近幾年新低。
神木煤炭交易中心消息也顯示,為了保供,現在已經從限價、檢查等方式轉變為了更加具體的措施。從6月中旬開始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陸續批復了30項煤礦用地,僅7月2日一天就批復了9項,其中露天礦就有4個,露天礦最大的優勢就是投產快。
另外,對于2020年全國關閉了431處煤礦,國家開始陸續批復產能置換項目,國家能源局審批速度加快,淄礦集團的楊家坪項目,提前三個月獲得國家能源局的批復。
水力最近出力明顯,7月7日晚八點,三峽集團所屬長江干流6座梯級水電站96臺機組首次全開運行,高峰總出力達5201萬千瓦。而之前限電時期的廣州,最高時期,一天的用電負荷是1.33億千瓦。今年7到8月長江流域下游和上游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中游降水總體接近常年。
當前國內動力煤市場呈現供銷兩旺局面。據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市場調研,上周榆林煤價在經歷了一輪小幅下調后,上周五開始,市場情緒開始轉變,采購詢貨的客戶增多,煤礦裝煤車輛增多,部分性價比突出的大型煤礦又出現排隊2-3天等裝煤的情形。橫山、府谷區域的個別大礦仍然是限量銷售,中小民營煤礦普遍反饋近一兩日銷售情況較好,到礦裝煤車相比前段時間有所增加,煤礦整體出貨量較好,個別煤礦價格小幅上調5-10元/噸。
供應壓力仍存政策指引加強煤炭儲備
對于當前國內煤炭市場供需情況,天風證券分析認為,供應在保供政策不斷落地和儲備煤投放的預期下有所增加,需求在高溫季節維持盛,水電增長雖能緩解對火電的依賴,但仍難以彌補火電需求缺口。
瑞達期貨分析也認為,目前動力煤主產區多數煤礦產銷良好,站臺長協拉運基本無庫存,內陸化工水泥需求積極。迎峰度夏旺季期間,用電需求持續攀升,終端電廠維持長協剛需調運。港口優質低硫低灰煤源依舊緊缺。
在此背景下,產地供應緩步放量的同時,政府可調度的1.2億噸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也開始落地。
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做好2021年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國安排形成1.2億噸以上的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力爭到2021年底形成4億噸左右的商業儲備能力。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分析認為,早在2011年至2013年,煤價不斷上漲,有關部門就在推動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煤炭儲備被譽為煤炭市場的“調節器”,相當于中間多一道環節,價格傳導相對放緩,從而避免煤價劇烈波動。而從近幾年的煤炭供需格局看,推動煤炭儲備對那些煤炭調入省份而言至關重要。
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到,2020年我國煤炭調出省區凈調出量約16.6億噸,煤炭調入省區凈調入量約19億噸。隨著煤炭行業去產能工作的持續推進,不少產煤省本身煤炭產量不能滿足需求,也需要調入大量煤炭。2020年,產煤大省河南煤炭產量約8000萬噸,需要外調煤炭1億噸左右。
近日山西、江西已紛紛出臺政策,把煤炭儲備噸數分解到企業,到各市。
榆林煤炭交易中心消息,山西省能源局日前發文要求做好2021年全省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工作。根據通知,2021年,山西省要形成新增300萬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
其中,各市承擔150萬噸;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承擔150萬噸,力爭達到200萬噸。各市承擔的新增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任務和各省屬國有重點煤炭集團公司承擔的新增煤炭儲備能力建設任務不得重復計算或互相包含。
此外,通過政府可調度煤炭儲備能力建設,帶動增加商業煤炭儲備能力,力爭到2021年底,在全省范圍內形成新增2000萬噸左右的商業煤炭儲備能力,其中煤炭企業儲備能力新增1000萬噸左右,流通環節煤炭儲備能力新增1000萬噸左右。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