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依舊“漲”一片。受此影響,國內市場中,不僅去年遭政策調控組合拳有效調控的煤炭、鐵礦石、螺紋鋼等價格明顯反彈,而且,之前漲勢相對溫和的原油、豆油等價格還連創新高。截至25日收盤,在國際油價逼近百元美元/桶、創近8年新高的同時,國內原油期價今年以來已上漲24%;豆油期價上漲18%,創近11年新高;連喂豬的豆粕期價都大漲23%,創歷史新高;有色金屬不遑多讓,鎳期價上漲16%,也破了歷史紀錄。“目前所有大宗商品市場都處于短缺狀態。”高盛集團大宗商品研究全球負責人柯里驚呼,在他30年的職業生涯中從未見過如此緊張局面。
大宗商品價格居高難下,尤其是能源、農副產品開始“悸動”,給今年國內繼續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提出嚴峻挑戰。面對國內外復雜嚴峻形勢,為緩解下游企業成本上升壓力、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保障糧食和能源安全、確保今年經濟行穩致遠,就必須高度重視解決好大宗商品價格高企這一經濟運行中的掣肘問題,政策調節組合拳務求更精準發力,打贏穩價保供這一場硬仗。
去年大宗商品保供穩價的階段性積極成效有目共睹。當年1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9.1%,漲幅“三連降”,累計回落4.4個百分點。讓市場人士難忘的是,自去年10月中旬起,隨著促產能、限售價、保運輸、強監管等一系列政策調節措施果斷出臺,“煤超瘋”如“斷崖”般暴跌,動力煤期價不到一個月就從歷史最高點被“腰斬”;同樣的,在鋼鐵行業產能產量“雙控”目標調控下,去年全國粗鋼產量同比下降3%,進口鐵礦石同比下降3.9%,需求端“做減法”使得國內鐵礦石、螺紋鋼的期價在去年第四季度最大跌幅分別達63%、40%。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約57%,其價格回歸合理區間,且供應有保障,使得下游產業鏈重回基本的良性運轉軌道。也正是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的高位走低,帶動近期工業品價格整體有所回落。
然而,必須清醒看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進口國和成品出口國,對大宗原材料進口依存度不同,價格可控性也不同,保供穩價工作的難易度存在明顯差異。中國煤炭產量占全球“半壁江山”,產能有潛可挖,去年進口依存度不足一成,因而保供穩價工作的可操作空間較大,相對容易奏效。而鐵礦石進口依存度自2014年起一直高于80%,去年進口量雖有所下降,但進口額卻因價高而暴增近五成,創歷史最高。一句話:進口依存度越高,越缺少定價話語權,保供穩價工作的難度也越大。因此,去年保供穩價工作成績雖來之不易,但目前只能算“階段性積極成效”,今年并不能就此掉以輕心。
今年國內外形勢之復雜嚴峻有增無減,雖然業內人士普遍預期今年大宗商品價格將“前高后低”,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注定仍將隨經濟走勢、貨幣金融政策、供需錯配局面、地緣政治形勢,甚至天氣的變化而“起舞”,不確定性仍高,如,2月24日,俄烏局勢驟然升級,國內期市強筋小麥就直沖漲停,25日創歷史新高。當然,政策調節之手也積極作為,同樣在24日,國家發改委就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出臺措施,動力煤等相關商品期價應聲而落,動力煤期價兩天下跌10%。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