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造箱企業加大生產力度,月產能已提高至50萬標箱,5月份我國主要港口的空箱短缺量已經降到1.3%,空箱短缺情況得到有效緩解。”針對近期國際集裝箱班輪市場的“一艙難求、一箱難求、運價持續上漲”現象,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沖久24日說道。
在當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趙沖久分析,運價上漲是由供需矛盾決定的。隨著國民經濟穩定恢復,集裝箱外貿運輸需求快速增長,而受疫情影響,境外港口作業效率降低,大量空集裝箱回運困難。加之受蘇伊士運河堵航事件等因素的影響,主要航線運力持續緊張,運價上漲成為全球普遍現象。
趙沖久表示,交通運輸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工作,保證民生物資、防疫物資等重點物資運輸。同時,積極協調國際班輪公司加大中國出口航線的運力和集裝箱的供給,在中國大陸的主要航線上,今年1月至5月,各主要班輪公司投入的艙位數大幅增長,其中北美航線運力達到551萬標箱,比去年同期增長65%,歐洲航線運力也比去年同期增長38%。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和各國相繼復工復產,水運市場會逐漸回歸常態。”趙沖久介紹,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引導國際班輪公司持續加大中國大陸出口航線運力供給;提高集裝箱周轉效率,確保國際物流供應鏈的穩定和暢通;加強海運口岸的收費監管,依法查處違規收費行為。
據了解,2020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145.5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完成2.6億標箱,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都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占有8席,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占有7席。
相關閱讀
大商所:攜手中遠海運集團推動集裝箱運力期貨研發應用,合約制度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
6月24日,大商所與中遠海運集團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商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席志勇,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程偉東和中遠海運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付剛鋒,副總經理、總會計師、黨組成員孫云飛出席儀式并共同見證簽約。大商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偉軍和中遠海運集團總經理助理、中遠海運物流董事長韓駿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
根據協議,雙方按照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并在集裝箱運力期貨等航運衍生品的研發與應用、期貨交割倉庫和指定機構設立、推進實物交割與現代物流服務深度融合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推動形成期貨業與物流業協同發展新優勢。
簽約儀式前,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共同回顧了前期友好合作情況,并就未來拓寬合作領域、加大合作力度和共同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等進行深入探討。
據介紹,近年來,國際集裝箱運價波動加劇,行業避險需求強烈。目前,國內期貨交易所正積極研發以運力或運價指數為標的航運類衍生品。其中,大商所集裝箱運力期貨在2019年完成立項,目前合約制度設計方案已基本完成,未來上市后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以集裝箱運力為交易標的、采取實物交割的集裝箱運力期貨,為航運產業鏈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公開透明的定價參考,支持行業提升避險能力,深化服務我國航運業發展和“海運強國”戰略。
大商所、中遠海運集團的相關業務負責人參加了簽約及座談活動。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