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科創中國”天津鋼鐵綠色雙碳論壇暨院士專家協同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榮程集團時代記憶文化產業園舉行,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王天義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代表中國政府作出了“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承諾。中共中央、國務院隨后下發的一系列指導性文件為我們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2021年3月,由中國鋼協牽頭成立了低碳工作推進委員會,建立了行業“雙碳”工作機制,大力研發各種降碳、減碳技術,許多企業也已經發布各自的“雙碳”目標和工作規劃。然而受制于行業特征的局限性,鋼鐵行業實現“雙碳”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針對鋼鐵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技術路徑這一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從長遠看,鋼鐵行業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必須實現將技術路線從以碳還原為主轉變為以氫還原為主,這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重大變革;從當前看,行業的重點工作仍然是要切實貫徹國務院行動方案的要求,在控制鋼產量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節能減碳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這也是中國金屬學會多年來潛心鉆研的方向。
其次,全廢鋼電爐短流程技術的碳排放量僅為長流程的三分之一左右,是鋼鐵行業減少碳排放量最有效的措施,但是該技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可以將發展長短流程混合模式作為過渡,幫助行業應對當前難題。
再次,鋼鐵冶煉渣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應引起高度重視。若能充分利用冶煉渣的性能優勢,開發新型膠凝建材代替水泥,每年可以減少3-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最后,中國金屬學會已投入大量精力用于技術研發工作,同時也鼓勵各企業單位從各種非高爐煉鐵、氫冶金技術研發攻關、二氧化碳回收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下手,從根本上解決鋼鐵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卡脖子”技術難題。
榮程鋼鐵集團作為中國金屬學會的會員單位,緊跟國家雙碳戰略步伐,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多項舉措:一是采用40噸氫能重卡代替柴油車,已經徹底實現廠區運輸氫能化;二是開始試驗通過高爐噴吹天然氣來節約煤耗;三是正在實施電爐改造項目,計劃以電爐替代部分高爐轉爐,實現長、短流程結合,從而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中國金屬學會作為鋼鐵行業的科技組織,正在全力促進鋼鐵行業科技進步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也呼吁有關企業與研發單位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國家和鋼鐵行業盡快實現“雙碳”目標。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