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著眼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迫切需要,明確我國標準化工作的發展目標,從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提升產業標準化水平、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加快城鄉建設和社會建設標準化進程、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標準化改革創新、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等七個方面,提出未來15年標準化工作的重點任務,為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統籌推進標準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一、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
在“完善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重點任務中,《綱要》明確提出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包括:加快節能標準更新升級,完善能源核算、檢測認證、評估、審計等配套標準;加快完善碳排放核算核查,制定重點行業和產品溫室氣體排放標準,完善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制度;完善可再生能源標準,研究制定生態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標準;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我國鋼鐵產量基數大,能源消費密集,是我國制造業中的碳排放大戶,走低碳發展之路,不僅關系到中國鋼鐵工業的生存發展,更是中國踐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要承擔的責任。標準是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支撐和技術保障,尤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約束下,做好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標準化頂層設計,對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十四五”時期是落實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碳中和的探索研究階段,當前低碳標準化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系統性不強、體系不完善、相關標準缺失等問題。因此,做好低碳轉型發展的標準化工作,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助力鋼鐵行業實現碳達峰,為實現碳中和愿景提供標準化支撐是當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二、低碳標準國內外進展概述
從國外來看, ISO下設多個標準化委員會,涉及溫室氣體排放相關領域的包括環境管理領域溫室氣體管理分技術委員會(ISO/TC 207/SC7),二氧化碳捕集、運輸和地質封存委員會(ISO/TC 265),空氣質量特性測定固定源排放分技術委員會(ISO/TC 146/SC 1),鋼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計算方法工作組(ISO/TC17/WG26)等,均從不同角度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方法評估等方面的標準,包括ISO 14404系列標準、ISO 14064系列標準等。其中ISO14404分三部分對高爐-轉爐長流程、電弧爐短流程和煤基或氣基直接還原鐵鋼廠規范了鋼鐵生產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計算方法。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參照ISO相關標準制定了溫室氣體排放領域的基礎標準,包括碳排放核算、產品碳足跡、全生命周期評價、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旨在通過標準來支撐設立各種形式的碳標簽政策或制定嚴格的低碳排放標準,對進口商品準入進行限制,形成“低碳壁壘”。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管理標準化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2014年4月,國標委正式批復成立全國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48),主要負責碳排放管理術語、統計、監測;區域碳排放清單編制方法;企業、項目層面的碳排放核算與報告;低碳產品、碳捕獲與碳儲存等低碳技術與裝備;碳中和與碳匯等領域的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截止目前,SAC/TC548已發布《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及12個重點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5部分:鋼鐵生產企業》(GB/T 32151.5-2015),正在審批或起草其他各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已發布《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 通用要求》及2項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包括《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量評估技術規范 鋼鐵行業余能利用》(GB/T 33755-2017);正在審批單位產品溫室氣體排放限額通則及4個重點行業的碳排放限額。至此,共發布16項溫室氣體相關國家標準,其他相關標準項目正在制定或修訂,仍處于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基礎層面。
另外,建筑、發電、餐飲、建材、石油天然氣等相關行業、企業、社會團體組織陸續制定和發布了有關碳排放核算標準,包括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鋼鐵行業發布了《鋼鐵企業O2-CO2氣體混合利用技術規范》(YB/T 4890-2021),規定了鋼鐵企業O2-CO2氣體混合利用的設備、工藝要求、應用范圍等,并發布YB/T 4891《鋼鐵企業二氧化碳循環利用技術規范》等3項系列標準規范了轉爐頂吹、轉爐底吹、電弧爐煉鋼二氧化碳循環利用的相關技術、工藝、安全環保要求等,正在研制用于高爐煉鐵和鋼水精煉的二氧化碳循環利用技術規范,有效推動了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總體來看,國內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工作仍不完善,沒有形成標準體系頂層設計,不能指導各行業各領域制定相關標準引領低碳高質量發展。
三、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重點工作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院針對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需求,在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83)下已報批成立碳排放管理標準化工作組(SAC/TC 183/WG11)和低碳冶金標準化工作組(SAC/TC 183/WG12),開展鋼鐵行業碳排放核算、碳排放限額、碳排放監測與管理、碳交易與碳資產管理、低碳冶金技術規范、低碳評價、碳捕集、封存與利用(CCUS)技術規范、碳匯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框架,集鋼鐵企業、設計院、研究院所的力量,征集并申報多項低碳發展相關標準項目。同時,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與相關行業協會正在共同探討編制《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文件發布后將編制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積極推動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為貫徹落實《綱要》相關要求,加快推進鋼鐵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工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一)構建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做好鋼鐵行業標準頂層規劃。根據國家對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要求,按照《綱要》中對碳達峰、碳中和標準的相關要求,做好低碳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圍繞碳排放核算核查、能效提升、低碳技術與裝備、低碳評價、監測管理等重點領域,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標準的規范和引領作用,指導鋼鐵行業不斷向高端化、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在標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不斷優化完善鋼鐵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大力發展先進團體標準,逐步形成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先進團體標準協調配套的標準化發展新格局,推動形成覆蓋鋼鐵全產業鏈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標準群,引領和服務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加快碳達峰碳中和重點標準研制,引領鋼鐵行業低碳發展。針對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快制定一批低碳相關重點標準。一是制定一批碳排放核算核查、碳減排技術、碳基準確定等標準,支撐碳減排、碳管理等工作;二是重點在低碳冶金、能效提升、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領域制定一批技術規范標準,推動新技術推廣應用;三是加快制定低碳產品、技術、企業評價標準,指導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四是提前謀劃碳金融、碳資產管理等領域相關標準,指導并規范企業參與碳交易市場。
(三)強化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實施,推動鋼鐵行業低碳高質量發展。加強標準宣貫培訓,強化主管部門、重點企業、第三方機構的貫標意識和能力,是落實低碳發展標準作用的關鍵。重點針對碳排放核查、碳排放限額、低碳評價等領域,充分發揮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作用,通過編制培訓教材、開展現場培訓、網絡培訓等手段,加強對管理人員、碳排放核查人員、企業碳資產管理負責人的標準培訓。依法規范企業碳排放行為,落實碳排放監測管理制度,淘汰落后工藝,不斷降低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通過實施碳交易標準,利用市場手段促進行業低碳發展。
(四)加強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國際合作,實現中國鋼鐵行業全球引領。結合中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特點,開展國際先進低碳發展相關標準對比分析研究,尋找標準差距,圍繞鋼鐵行業低碳減排發展需求,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推進轉化先進、適用的國外先進標準,提升我國鋼鐵行業低碳標準的技術水平。加強研究國內外應對氣候變化標準化發展趨勢與動態分析,開展鋼鐵行業低碳發展國際標準化工作技術儲備,參與和引領國際標準化工作,提升我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