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炭需求繼續看好,煤炭市場再次活躍起來。目前,產地煤車排隊,電力、化工企業需求旺盛,助推產地煤價繼續上揚;隨之而來的是,港口煤炭報價小幅上漲。目前,港口交易不多,低硫優質煤報價在950-960元/噸,著急出手的熱煤和著火煤價格相對低很多。主產區增產受限,以及終端的強勁需求和補庫要求,動力煤(857, 3.40, 0.40%)期貨主力合約出現反彈,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市場復蘇、價格上漲。
首先,進口煤并不樂觀。從1-5月份進口煤數量來看,依然是負增長。有消息稱,江浙閩地區全面放開除澳以外的進口煤,但由于國際煤價優勢并不明顯、進口煤出口國需求較好,以及疫情影響,疊加部分進口煤海運距離較遠,煤炭周轉慢等因素影響,進口煤的補給對供應緊張的緩解作用效果尚需觀察。
有市場消息,浙江、江蘇、福建除澳煤外的進口煤已全面放開,且六月底前到港不占用全年額度,但是目前國際煤價已至近十年高位,南非煤價也已突破120美元/噸。由此來看,進口煤價偏高,到岸價比同期北港煤炭到岸價便宜50-60元/噸,價格優勢較弱;很多貿易商減少進口煤業務,因此,進口煤對國內市場的補充作用很難發揮。
其次,產地煤價持續上漲,造成到港成本居高不下,貿易商不肯賠錢銷售,而后續發運至港口煤炭也因價格倒掛而減少。上游主產地多數礦生產較正常,依舊按照核定產能生產,保安全要求下暫無大幅超產可能,坑口價格高位運行。而物以稀為貴,優質市場煤進港數量有限,而下游需求漸起,資源供不應求,刺激用戶詢貨增多,港口交投趨于活躍,積聚的上漲動能終于打破了前期平穩的環渤海動力煤市場。
再次,華北、華中地區出現悶熱高溫天氣,居民用電需求增多。疊加東北冬儲提前啟動,帶動產地市場火熱。盡管上級鼓勵主產區煤炭增產增量,但受安檢、環保及超產檢查等因素影響,山西、內蒙不具備大幅度增產的空間,陜西地區增產受運輸條件制約,流向港口市場有限,加之少部分礦停產,“三西”地區整體增產低于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五六月份,我國煤炭需求持續處于偏高水平,而下游用戶主要以剛性拉運為主,并未展開大規模補庫行為,盡管沿海八省電廠存煤較一個月前增加了100萬噸,但日耗已經升至202萬噸,較一月前增加了20萬噸,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2.3天。在長協煤不夠用;而進口煤補充數量少的情況下,電廠采購市場煤需求愈發強烈。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