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國金屬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鑒定)會,建龍集團《高效低成本高爐煤氣精脫硫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和《冶金企業動力氣體一體化智能管控技術開發與應用》兩項目順利通過評價(鑒定)委員會專家評審,整體上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高效低成本高爐煤氣精脫硫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
項目背景
高爐煤氣是重要的二次能源,主要成分為:CO2、CO、H2、N2、烴類及少量的硫化物,其中含硫物質分為有機硫(占85%)和無機硫(占15%)。高爐煤氣燃燒后排放的尾氣中SO2濃度在135-180mg/m3,需要脫硫處理才能達到排放要求。
目前行業內高爐煤氣脫硫設施普遍都建設在煤氣終端用戶,不僅建設及運行成本較高,脫硫副產物還難以消納,容易造成環境二次污染。如何開發出高效低成本的高爐煤氣精脫硫成套技術,滿足超低排放要求是行業內非常迫切的攻關課題。
為此,寧夏建龍聯合中航超能共同開展《高效低成本高爐煤氣精脫硫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攻關,開發了一種高效、低成本的有機硫水解催化劑和高爐煤氣精脫硫成套工藝及裝備,滿足了高爐煤氣用戶的超低排放要求。
項目亮點
研制了一種添加稀有金屬為活性成分的新型水解催化劑COS-ZH,在90~190℃反應溫度水解效率達到92%以上。
采用BPRT裝置前高爐煤氣有機硫干法水解+BPRT裝置后煤氣無機硫干法吸附技術路線,整套脫硫系統阻損低,對BPRT發電效率影響小。
研究了不同結構反應設備形式及催化劑單層高度與系統阻力的關系,優化設計了截面流速和催化劑床層單層高度,開發出低阻力反應設備。
本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7件。該技術成果成功應用于寧夏建龍3座高爐煤氣精脫硫,為高爐煤氣精脫硫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技術方案,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推廣前景廣闊。
冶金企業動力氣體一體化智能管控技術開發與應用
項目背景
動力氣體是僅次于電力的第二大動力能源,又是具有多種用途的工藝氣源,其應用范圍遍及各行各業,動力氣體壓縮節電技術也在不斷地創新與突破。鋼鐵企業的氮氣和壓縮空氣兩個系統獨立運行,普遍存在著“一個系統不夠用,需要增開機,另一個系統有富裕”的情況,無法做到動力氣體整體能效最優。
為此,內蒙古建龍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共同開展了《冶金企業動力氣體一體化智能管控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研究。該項目以動力氣體為切入點,針對壓縮空氣和氮氣供給存在的“供給與需求不平衡時帶來高能耗”的行業共性問題進行研發攻關,打破兩個獨立的系統壁壘,實現硬件互聯互通與數據協同一體化,通過“供給滿足需求,同時需求匹配供給”的雙向調整,做到供需的極致平衡。
項目亮點
結合能源介質生產、調節、使用特點,創新性整合了氮氣和壓縮空氣系統,實現了硬件層面的互聯互通。
建立了動力氣體節能數學模型,開發了機械效率與經濟效益“雙效”最優適配邏輯算法,為推動行業智能化管控技術開辟新路徑。
開發了動力氣體一體化智能控制系統,提高了氮氣系統和壓空系統在一體化控制過程中的安全系數和穩定性,通過需求側與供給側智能雙向匹配,解決動力氣體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該項目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2件。該項目已在內蒙古建龍應用,實現了小投入、大產出,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具推廣價值。
近年來,建龍集團建立并持續完善科技創新結構體系,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通過不斷加強自身科研能力建設,積極搭建科研生態圈,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未來,建龍集團將堅定不移秉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緊緊圍繞 “三個來源” 深入挖掘創新需求,穩步推進一系列高質量科研課題項目,全力以赴推動建龍技術創新成果的廣泛應用與落地推廣,以期為鋼鐵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征程提供獨具建龍特色的解決方案,在鋼鐵行業的創新發展之路上留下深刻而獨特的建龍印記。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