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從南非發車的貨值近1000萬元、重約5000噸的鉻鐵礦,通過北部灣——懷化鐵海聯運抵達懷化國際陸港新晃站點,標志著湖南懷化市鉻鐵礦自營進口首趟專列抵達,打通了鉻鐵礦大宗商品的進口業務,為推動地區經濟增長增添動力。
中西部地區高碳鉻鐵生產企業長期依賴沿海等地貿易公司解決原材料供給,采購程序繁雜、成本偏高。為打破發展困局,懷化市相關部門通過考察學習,最終依托懷化國際陸港國有平臺——懷化怡亞通供應鏈公司,在懷化海關部門提供的便利通關環境下,成功打通鉻鐵礦自營進口渠道,助力生產企業降本增效。
“基于懷化國際陸港打造鉻鐵礦集散中心,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供應鏈服務,實現穩成本、降成本。”湖南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怡亞通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謝磊表示,公司服務于懷化及周邊200公里的各大鉻礦加工企業,爭取2025年實現鉻鐵礦自營進口貿易量40萬噸、貨值約6億,6154個標箱,發行247趟班列。
“每噸大約降低200元左右,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優勢。”新晃華東硅錳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曾衛民表示,通過聯合懷化怡亞通供應鏈公司,利用懷化國際陸港通道優勢,原材料進口不僅縮短時間,更降低了成本。
懷化是西部陸海新通道“13+2”省際協商合作機制成員之一,湖南唯一面向東盟的貨運集結中心。目前,懷化國際陸港已開通經北部灣港、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出海和中老、中越、中緬跨境等七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正持續挖掘大宗商品自營進口潛力,豐富貿易業態,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今年,懷化實現了首次水果自營進口、首次果蔬拼裝跨境出口、開行首趟國際冷鏈水果進口班列等一系列外貿進出口創新舉措后的又一次成功突破。目前,正通過政企、銀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升供應鏈效率和服務水平,為外貿型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今年1至11月,懷化全市實現外貿總額123.7億元,同比增長32.4%,增速持續居湖南省第一,其中對非進出口17.3億元,同比增長86.9%,增速躍居湖南省第一。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