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柳州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柳州鋼鐵產業發展觀察專題報道,聚焦柳鋼集團深化改革,提質增效,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進展成效。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名時說。
這里的鋼鐵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鐵碳合金,堅硬無比、剛勁十足,更是精神上的“堅硬鋼鐵”,百折不回。
鋼鐵產業是柳州重要支柱產業,是柳州“老三樣”之一,也是我市傳統優勢產業。當前,面對鋼鐵行業的“寒冬”,高產量、高成本、高庫存、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仍未明顯改善,柳州鋼鐵產業也面臨增長乏力的困境。
柳州鋼鐵企業沒有知難而退,而是像不懼風雨的“鋼鐵戰士”,以鋼鐵般的意志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方向,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朝著同心克難、改革向新、重振柳州的方向御風而行。
日前,我市鋼鐵產業的龍頭企業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鋼集團”)的所屬上市公司——柳州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預計柳鋼股份2024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5000萬元至5800萬元,將實現扭虧為盈。
向新求索
作為現代工業的骨骼,鋼鐵始終承載著時代的“重量”。“每一塊鋼鐵里,都隱藏著一個國家興衰的秘密。”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傳記作者彼得·克拉斯說。從這一視角來看,足見鋼鐵產業的重要性。
在柳鋼集團冷軋廠,有一群人組成了技術攻關團隊,正在探尋極薄冷軋帶鋼厚度不斷突破的方法。
就在3個月前,該技術攻關團隊攻克了極薄冷軋帶鋼軋制過程中的脆斷問題,成功軋制0.15毫米的極薄冷軋帶鋼,刷新了廣西冷軋帶鋼的最薄軋制紀錄。
“軋制的成功標志著我們具備0.15毫米極薄規格冷軋帶鋼生產能力。”柳鋼集團冷軋廠酸軋車間副主任姚昀說,他們正朝著生產更薄的產品攻關,為推進集團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助力。
極薄冷軋帶鋼在家電制造等領域需求較大。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冷軋廠家電用鋼產量同比提升150%,不少新產品獲家電行業頭部企業青睞。
在冷軋廠技術攻關團隊追求生產更薄的產品時,柳鋼集團物理檢測室的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做低溫沖擊試驗,以此檢驗“柳鋼造”有多扛凍。
“今年6月,我們兩款能扛住零下40℃低溫環境的E級高強度船用鋼,已通過中國船級社認證。”柳鋼集團科技質量中心中板副主任工程師肖娟說,目前,企業正在積極開發能扛住零下60℃低溫環境的F級高強度船用鋼。
新產品得到認證,不僅豐富了柳鋼低溫用鋼品系,也增強了柳鋼集團船舶及海洋用鋼供貨能力。
在低溫極寒的南極,早已躍動著“柳鋼造”的身影。肖娟說,伴隨南極科學考察隊到南極進行科考的柳工設備,動臂、斗桿等用的都是柳鋼的鋼板。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上成果的取得,無不體現著柳鋼集團對創新的求索。
今年4月,柳鋼集團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吹響奮進的號角:要緊緊握住“創新驅動”這把金鑰匙,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緊迫感,敢沖善拼、趕超跨越,全力以赴進一步深入抓好科技創新工作,切實把難得的歷史機遇轉化為加快高質量轉型的實際成效。
一人行快,眾人行遠。
柳鋼集團與廣西汽車集團、柳工集團、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企業開展聯合研發,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產業鏈、產業發展牽引科技創新。
今年上半年,柳鋼集團研發投入增長28.7%,研發投入強度為3.65%,開發新產品25個。
危中尋機
把握創新與改革的內在邏輯,習近平總書記有過生動的比喻:“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
回望柳鋼集團的發展歷程,有許多輝煌時刻:2018年、2019年,柳鋼集團先后成為廣西首家年利潤超百億元、廣西首家制造業營收達千億元的國企。
可以說,柳鋼集團的發展是柳州鋼鐵產業發展的“晴雨表”“風向標”。
然而,市場變幻莫測。近年來,受國際諸多利空因素及國內房地產市場下行影響,我國鋼鐵需求迅速疲軟,供給降幅小于需求降幅,步入新一輪下行周期的陰霾籠罩著鋼鐵行業,鋼企普遍虧損。
柳鋼集團也未能幸免,陷入虧損泥潭,改革勢在必行。推進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除外部大環境影響外,柳鋼集團也面臨著產品結構與市場需求有差距、產業配套存在短板、精益管理有待提升、設備管理不夠精細等問題。
回首過去,柳鋼集團曾歷經2008年金融危機、2012年“鋼貿危機”、2015年鋼鐵行業“嚴冬”等溝溝坎坎。歷經風雨的柳鋼人,都以鋼鐵般的意志,用有效舉措化險為夷、化危為機。
正如電影《鋼鐵意志》的主題曲唱道:“只為那明天美麗的風景,不在乎山有多高,水幾重。”
信心賽過黃金,越是困難時刻,越要堅定信心。
“傳統的規模速度型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以創新為動力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迫在眉睫。”柳鋼集團董事長李斌坦言,面對市場和環境的重重難關,柳鋼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孕育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機遇。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直面困境,柳鋼集團提出了“實業為基、效益為上、低碳為標、開放為先、創新為要、進取為榮”的“六為”發展思路,并以“四個百萬噸”產品升級工程作為重要抓手,積極打造“4+X”高端產品集群。
“4”代表著打造汽車用鋼、新能源用鋼、船舶及海洋用鋼、精品工業長材4個百萬噸級核心創利品種;“X”為打造家電用鋼、工程機械用鋼、高等級集裝箱及耐候耐蝕鋼等若干個年產量10萬噸級以上的重點創效品種鋼矩陣。
目標如燈塔,照亮前行的道路;行動如船槳,劃破未知的海洋。柳鋼人團結一致,承壓前行,推動柳鋼集團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有新,態勢向好、趨勢向上的良好局面。
2023年,柳鋼集團鐵、鋼、材產量,營業收入及工業產值等指標實現正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達3%,“四個百萬噸”品種產銷累計超過170萬噸。
今年一開年,錨定深化改革,柳鋼集團提出更為務實有力的舉措——聚焦“提質增效深化年”,凝心聚力做好“向改提質、向轉求存、向新創效、向海圖強、向外突破、向優發展”六篇文章。
今年上半年,柳鋼集團品種鋼比例達42.5%,同比提高10.1個百分點。目前,柳鋼集團汽車面板生產實現零的突破、汽車大梁板實現批量供貨,鍍鋅產品進入家電行業頭部企業,集裝箱板產銷量創歷史新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托賓提出:“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歷經多次行業發展陣痛的柳鋼集團,深諳這一道理。聚焦服務鋼鐵主業,柳鋼集團積極布局物流與貿易、能源與化工、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產業,不斷推動鋼鐵產業與多元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3月,柳鋼集團旗下的廣西柳鋼氣體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99.9999%純度超純氦氣,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的質量認證,這也是國內氦氣生產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
據悉,氦氣被譽為“氣體芯片”,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制造、航空航天、核磁共振成像、現代精密分析儀器等領域,是高科技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戰略性物資之一。
柳鋼氣體公司執行董事葉敏說,他們將持續優化生產線,不斷擴大產能,為實現氦氣國產化、保障新材料產業鏈安全,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更大貢獻。
大海情懷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去。
自去年鋼材產品出口創下5年來出口最高水平以來,柳鋼集團持續做好“向海圖強”這篇文章,不斷開拓國際市場。
今年1月至7月,柳鋼鋼材產品出口總量已超過去年全年出口總量,同比增長超過120%。
“上半年,我們在亞洲、歐洲的3個國家開拓了新市場,實現與國際終端客戶直接對接,‘柳鋼造’走向更為廣闊的舞臺。”柳鋼股份銷售中心副總經理文寶華說,瞄準終端客戶需求,他們將加大力度開拓東盟及中東市場。
吳中洋在小說《沉重的海》寫道:“海是涌動的,而岸卻在無邊的遠方。”
雖然總部地處不沿邊、不沿海的柳州,但是柳鋼集團從未缺少向海的意識和出海的氣魄,用行動奔向星辰大海。
2018年7月,柳鋼集團全面接管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主導推進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建設。
在無數柳鋼職工投身沿海基地建設、數萬名工人共同努力下,防城港鋼鐵基地于2020年6月順利投產。昔日的灘涂,逐步變成現在的現代化生態鋼鐵企業。
今年以來,防城港鋼鐵基地碼頭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速明顯,一派繁忙。通訊員 覃博 攝
如今,柳鋼集團已構建“一總部多基地”協同發展版圖,產品銷售覆蓋東亞、南亞、歐洲、美洲、非洲等地區,在出口產品中,中厚板、熱軋產品、冷軋產品齊頭并進的格局不斷鞏固。
今年2月,柳鋼集團舉行首次海外市場推介會,通過云商務形式向20個國家和地區的85家客商推介“柳鋼造”,由此“拿下”一家東南亞終端企業,并簽訂今年以來該區域最大的一筆訂單。
6月初,李斌率隊前往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拓市場、尋商機,為推動柳鋼集團與東盟國家相關企業高質量合作發展創造條件。
李斌表示,面對當前國內鋼鐵行業深度調整周期,柳鋼正積極發揮“一總部多基地”區位優勢、港口優勢,不斷拓展海外市場,深化鋼鐵產業國內國際合作,全力推動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穩步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重點項目建設,奮力走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道路。
作為廣西鋼鐵工業骨干企業,柳鋼集團積極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其通過建立廢鋼深加工產業鏈,帶動了廣西橋哥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柳州市龍昌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開展廢鋼深加工。柳北區抓住這一機遇,重點推進柳州金屬循環利用產業園項目建設,鼓勵廢鋼加工、汽車拆解、金屬深加工等項目入園,形成廢鋼循環利用閉環產業鏈。
廣西橋哥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新橋表示,依托柳州鋼鐵產業,公司深耕廢鋼加工配送,現已具備年生產加工高清潔度、高密度廢鋼產品100萬噸以上的能力。在市場波動較大情況下,憑借著先進的技術、設備,并積極開拓新市場,公司發展穩步向前。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目前,我市從事鋼結構加工的企業約有20家,部分企業把目光鎖定向海圖強,致力于做好“柳通天下”這篇文章。
廣西萬騰鋼結構有限公司與合伙公司攜手走出國門,將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拓展鋼結構海外市場。
滄海行舟,破浪前行。柳州鋼鐵企業正以百折不撓的鋼鐵意志,用實際行動續寫著鋼鐵強國的新故事。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