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5月底發布的《江蘇省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包括實施高端裝備躍升行動、實施“智改數轉網聯”賦能行動、實施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實施本質安全提升行動等多個方面,涉及領域廣、空間大、潛力足。
一個多月來推進情況如何?下一步還有哪些推進計劃?7月9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情況成為關注焦點。
工業設備更新為何關鍵
江蘇產業規模大、產業門類全、經營主體多,創新能力強。“大、全、多、強這4個特點,讓我們在這一輪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中,能夠擁有強大的供給能力,也能夠大有作為。” 省工信廳副廳長黃萍解讀說。
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一方面通過政策、資金支持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可以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和生產方式;另一方面也為江蘇設備類企業帶來市場機會,新的設備需求能夠促進設備企業技術和產品升級,又引發這些企業對高端設備和軟件系統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環,催生新質生產力。
在此背景下,5月底,省工信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江蘇省分行等7部門制定了《江蘇省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省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15%左右的具體目標,并突出重點,聯系實際,切實部署實施四大行動。為確保各項行動舉措落實到位,《實施方案》還提出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強化先進標準引領、完善要素保障支撐、加快技術攻關突破等4項保障措施,為政策有效直抵企業“保駕護航”。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作為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作為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穩增長又促轉型、既利企業又惠民生的重要工作積極加以推進。”黃萍表示,《實施方案》堅持市場化推進、標準化引領、軟硬件一體化更新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最終目的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設備更新有哪些方向
《實施方案》出臺后,如何推進落實四大行動成為關鍵。
各地迅速行動,加快政策配套。蘇州建立“兩優”“兩新”清單,加大工業母機、機器人、工程機械等高端產品和優勢產品供給;南通圍繞船舶海工、化工新材料等千億級產業集群摸排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需求……
在一系列政策舉措引領下,一大批工業企業主動搶抓政策機遇,瞄準高端、智能、綠色、安全四大方向,加快實施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以設備更新提升產業能級。
走高端化之路,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總投資近60億元的高性能碳纖維建設項目,建設多套聚合裝置、原絲生產線、碳化生產線,建成后增加年產3萬噸高性能碳纖維的生產能力。
進行智能化改造,江蘇悅達棉紡有限公司實施“10萬錠綠色智能工廠技術改造項目”,項目實施后,萬錠用工同比下降72%,生產效率提升30%。
以綠色化為方向,江蘇海倫石化有限公司實施“PTA技改擴能項目”,總投資45.1億元,建設一套年產320萬噸的PTA生產裝置,裝置能耗僅為國標先進值的1/4,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75%,固體廢物產生量降低95%。
隨著一系列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的加快落地實施,我省工業投資實現較快增長。1—5月,全省工業投資、制造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5.8%、14.2%,分別高于全國3.2個、4.6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去年同期5.8個、3.6個百分點。
大力推進四大行動,截至6月底,全省工業領域設備更新15.7萬臺(套),帶動我省大規模設備更新取得階段性成果。
如何調動企業積極性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如何充分調動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省工信廳聯合省財政拿出‘真金白銀’,打出政策‘組合拳’,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力爭讓企業得到更大實惠。”黃萍表示。
第一招是“貼息”。我省出臺省制造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貸款由省級財政貼息1個百分點,省級貼息貸款總規模300億元,設區市統籌再給予1個百分點貼息。政策發布以來,全省已申報制造業貸款貼息項目966個,涉及設備貸款金額1391億元。截至6月底,已簽訂貸款合同160個,涉及設備金額達372億元。
第二招是“擔保”。我省出臺中小微制造企業設備購置更新改造貸款擔保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設備擔”業務,由省級財政按照擔保費(保險費)的80%給予補貼,擔保總規模200億元。截至6月底,已有47家企業提交4.8億元的“設備擔”需求。
第三招是“補助”。今年省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重點圍繞產業技術創新、智改數轉網聯、產業轉型升級和服務體系建設等方向,對購置研發設備、數字化生產設備,淘汰更新落后工藝裝備等給予補助,目前正在進行項目評審流程,初步估算,近一半資金將用于支持企業開展設備更新改造。
省內,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省外則向上爭取,力爭獲得更多國家層面政策支持。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我省向工信部推薦997個重點項目爭取國家工業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專項再貸款支持,涉及石化化工、鋼鐵、汽車等多個行業,已成功入圍國家清單項目325個,項目總投資1838.3億元,貸款需求達603.2億元。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