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半部華夏史。大運河記錄著“流動的文化”,自古以來滋養著兩岸人民,記載著沿線城鄉的工業記憶,凝聚著自強不息的城市精神和發展動能。
1957年,在京杭大運河南端——杭州半山腳下,浙江第一個現代化鋼鐵企業——杭鋼集團應“運”而生。依靠于大運河的運輸,鋼材源源不斷地運往建設一線,為浙江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鑄就了轟轟烈烈的浙江現代化鋼鐵事業。
2024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10周年,也是杭鋼集團在運河畔走過的第67年。半個多世紀以來,京杭大運河川流不息,杭鋼集團亦順“流”壯大,通過三次創業,從地方鋼鐵廠成功躋身“世界500強”企業。站在新的起點,如今的杭鋼集團踔厲奮發,深化科創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開創產業發展“新未來”。
應“運”而生加速現代工業轉型
從資源小省到經濟大省,浙江秉承“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的精神,通過發展現代化工業一躍成為中國經濟“第一方陣”,這其中離不開鋼鐵的力量。
20世紀50年代,杭鋼集團響應浙江省委“勒緊褲腰帶定要建個鋼鐵廠”的號召,疏浚了從半山俞家浜至大運河口的重要支流“杭鋼河”,杭鋼命脈從此與運河水脈相連。
一批批建筑設備、生產物資、銷售產品,源源不斷地從大運河來,往大運河去。歲月流轉,大運河水脈悠悠,杭鋼集團亦不斷發展壯大,在第二次創業時期形成400萬噸鋼的生產規模,優鋼比超過80%,成為我國重要的優特鋼精品生產基地。其生產的高強度冷鐓鋼,被應用于“神舟”五號等宇宙飛船。
從填補浙江冶金空白,到書寫浙江半部工業制造史,杭鋼集團作為浙江工業長子,與時俱進,其60多年的發展也是浙江工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2003年,浙江以“八八戰略”解鎖發展新路徑,提出要加快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作為浙江省屬國企,杭鋼集團積極響應戰略部署,相繼提出了“鋼鐵主導、適度多元”“跳出杭州、發展杭鋼”等重大戰略思路。
2015年,杭鋼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召,安全順利關停半山鋼鐵基地400萬噸產能,將自身發展融入國家戰略之中,以“壯士斷腕”之舉順應了時代潮流,為浙江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大運河保護做出了重大貢獻。開啟華麗轉身后,杭鋼集團也正以全新的姿態立足于大運河畔。
順“流”而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京杭大運河流淌不息,成為潤澤兩岸百姓的重要水脈,更見證了時代之變。從工業文化到數字經濟,杭鋼集團與時俱進,順“流”而上,實現了華麗轉身,開啟了從“煉鋼”到“煉數”的新篇章。
以“八八戰略”為指引,杭鋼集團“解鎖”傳統制造業大廠發展新路徑,用先進工業文化賦能新型工業化,構建完善了以鋼鐵智造、現代流通為戰略優勢產業,以節能環保、數字科技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2+2”產業體系。
如今,昔日“十里鋼城”已經發展成為數字經濟的熱土,“一鎮兩園三區”的產業布局,以半山基地為載體,以數字科技為驅動,打造數字科技特色產業園區,成為撬動杭州大城北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從前煉鐵、現在煉數的數字杭鋼,也在全球數字化浪潮中刻下“杭鋼印記”;積極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杭鋼深耕終端集成服務和資源優化配置“雙平臺”,“星貓易采”線上平臺、互聯網平臺交易和供應鏈金融等業務,將國際化業務推進工作與國家戰略、文化交流、經濟合作工作緊密結合,充分利用海外投融資平臺,以菲達環保在東南亞的業務布局為基礎,以香港、新加坡公司為橋頭堡,有效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穩步走向國際。
切入數字新賽道的同時,杭鋼集團也在積極探索科技賦能傳統制造業。杭鋼的傳統產業鋼鐵制造通過數字可視化,中控操作智能化,正在向“鋼鐵智造”的道路上大步邁進。杭鋼下屬寧波鋼鐵已全面建成“1+5+X”數字化轉型示范工程,實現智慧決策,通過數字化規范生產廠部的每一道流程,進一步保障質量。
據悉,“十三五”以來,杭鋼集團科技研發投入總量超55億元,年均增長幅度遠超浙江同期平均水平;積極構建三級研發體系,成立并加快建設鋼鐵新材料研究院、生態環保研究院;實施尖兵領雁項目16個、獲評浙江省首臺(套)裝備4個,銀銅鈦活性釬焊、電池殼鋼等多個新產品實現國產替代,搶占細分市場。
從過去的全國“十八小”地方鋼鐵企業,蝶變成為擁有兩家上市公司、36家控股公司、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現代企業集團,杭鋼集團用一次次轉型,守護大運河這條千古生態綠脈,也堅守著對大運河作為世界通道的文化的活態傳承。
循“河”達世打造綠色產業發展體系
“水脈連著文脈,大河潤澤百姓”。杭鋼集團67年發展史,既是一部不斷傳承、不斷創新、不斷超越的創業史,又是一部不斷積淀、不斷升華、不斷發揚的文化史。
為了回饋大運河,保護好大運河,杭鋼集團“十五”期間就投資14.8億元用于環境治理,拆違擴綠,綠化覆蓋率從過去的18.22%提升到36%,推出“綠色杭鋼工業游”,每年接待游客萬余人次。
2015年,杭鋼集團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杭州城北,大運河畔,杭鋼曾經的鐵焦生產線,如今已經變成拱墅區半山區域的新地標——大運河杭鋼公園。老鋼廠變成大公園,“十里鋼城”變成產業創新區,成為杭鋼數字經濟核心區,杭鋼的工業遺存烙印著浙江工業時代的足跡,也是大運河文化在近代的活化和演變。
同時,杭鋼集團還不斷提升寧鋼工業旅游景區、遂昌金礦國家公園等設施管理與服務水平,舉辦或參與各類展覽展示,全方位參與生態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推動工業發展與城市有機融合、協調共生。
在轉型升級后,杭鋼集團把節能環保產業作為重點布局產業,成為浙江乃至全國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綠巨人”,擁有水務處理、大氣治理、再生資源、固廢處置、生態治理、技術服務等產業,布局抽水蓄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打造了“省級節能環保產業平臺和全產業鏈條”。
其中,杭鋼集團下屬水務板塊的紫光環保成功參與開發國內數十個環保水務項目,深耕城市污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市政供水、環保設備集成、污泥處理等領域,投入運營的水廠30多座。
此外,2021年以來,杭鋼又緊緊抓住“雙碳”發展機遇,在浙江省屬企業中第一家制定碳達峰工作方案,圍繞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發展低碳高效產業、提升綠色創新能力,前瞻謀劃突破性技術。比如,在慶元、青田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超150億元,帶動當地發展。
如今,綠色已經成為杭鋼集團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普遍形態,以鋼鐵智造、節能環保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建設,著力打造綠色產業發展體系。
67年來,京杭大運河見證著杭鋼集團的創建、壯大與轉型發展,滋養出與時俱進的杭鋼文化。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杭鋼集團將錨定“綠色、低碳、智能、高端”轉型發展方向,建設現代綠色智能大型企業集團,做好大運河文化和現代工業文化的傳承者和建設者。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