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研發試制和擴大試驗量預計同比增加8.97萬噸,新材料產值預計同比增加7.99億元,首批次試制新能源汽車用電池殼鋼符合標準要求,首次成功試制6005光伏用鋁合金圓鑄錠……今年以來,集團公司圍繞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產品結構優化、綠色低碳技術應用等方面持續開展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各項工作實現穩步推進。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其背后是企業在鼓勵科技創新方面的引導和扶持。
近年來,集團公司策劃建立符合酒鋼實際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塑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文化,建立健全具有酒鋼特色的激勵獎勵政策,優化科技創新工作布局,強化內外部協同創新模式,為持續做好科技創新工作積累好的做法和工作經驗。特別是今年,在落實落細已出臺政策的基礎上,集團公司順應“強科技”行動目標方案和科技創新激勵需要,重新修訂《酒泉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成果及科技獎勵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從管理機構與分工、科技成果管理、科技獎勵預算與兌現等方面制定細化措施,進一步規范和指導科技成果管理相關工作,調動研發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著力把科技紅利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哪些成果可以算作科技成果?哪些獎項可以獲得科技獎勵?獎補資金怎么發放?
《辦法》明確,科技成果是指集團公司科技項目、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創新性、先進性,有重大應用價值,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技術創新成果。科技獎勵則包括外部科技成果獎、科技項目獎、技術創新成果獎、優秀技術人員獎、技術標準編制獎、專利授權獎、專有技術獎、優秀科技論文獎,以及各單位內部成果獎勵。
——科技項目獎依據有關現行科技計劃專項資金管理要求執行,按照不超過政府支持費用中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費后的一定比例核定獎勵金額。
——技術創新成果獎設為五個等級。其中,優秀獎每項獎勵5萬元,特等獎每項獎勵100萬元。
——優秀技術人員分為集團公司級和單位級,集團公司級優秀技術人員由集團公司科技主管部門組織評選,單位級優秀技術人員由各單位自行評選,授獎形式為頒發榮譽證書并發放獎金。
——技術標準編制獎的授獎方式為發放獎金,主編、參編國際標準分別獎勵20萬元、8萬元,主編、參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分別獎勵10萬元、4萬元,主編、參編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分別獎勵5萬元、2萬元。
——專利授權獎按照專利類別實施獎勵,授權發明專利每件獎勵9000元,實用新型專利每件獎勵2000元,軟件著作權每件獎勵2000元,外觀設計專利每件獎勵1500元。
——專有技術獎的授獎形式為發放獎金,評審認定的專有技術每項獎勵15000元。
——優秀科技論文獎授獎形式為發放獎金,被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檢索系統收錄的科技論文,每篇獎勵8000元;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不包含刊物的增刊、副刊、專刊、專輯等)發表的科技論文,每篇獎勵3000元。
《辦法》指出,各類獎勵的發放周期為一年,各類獎勵發放需經集團公司科技主管部門審核后提報集團公司審批,費用來源為集團公司研發經費。集團公司薪酬主管部門將科技獎勵額核定至獲獎單位,由獲獎單位發放,獲獎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克扣、擠占和挪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規范集團公司科技成果及科技獎勵管理程序、完善優化相關激勵機制,《辦法》增加了外部科技成果的申報、評價及登記的要求,規范外部科技獎勵發放流程;增加關于政府項目獎勵特別規定的情況,特別追加有關各單位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專項獎金的內容;增加創新類評審標準和財務人員參與評審的規定。同時,外觀設計獎勵由1000元調整至1500元,SCI、EI論文獎勵由5000元調整為8000元,中文核心期刊論文獎勵由2000元調整為3000元。
科技信息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真金白銀”的投入,推動企業真正成為科技投入、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的主體,不僅激發各級技術創新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也讓企業科技創新走上“快車道”。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