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遏制全球變暖所需的凈零排放目標,鋼鐵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碳中和”目標被提上日程之后,鋼鐵行業未能在此方面取得明顯進展。管理著全球投資人55萬億美元資產的氣候行動100+聯盟(CA 100+)開始對該行業進行施壓,并于本周三公開表示:
鋼鐵生產商們沒有在軌道上。
目前,全球只有9家領先的鋼鐵公司承諾實現“碳中和”目標,分別是:中國寶武、安賽樂米塔爾、新日鐵、中國河鋼、浦項制鐵、美國鋼鐵、蒂森克虜伯、SSAB和奧托昆普。
根據行業組織世界鋼鐵協會(WSA)的數據,去年有107家鋼鐵公司的鋼鐵產量超過300萬噸。
鋼鐵是一個高度分散的行業,十大鋼鐵制造商加起來僅占全球鋼鐵產量的27%左右。作為三大生產商,中國寶武、安賽樂米塔爾和中國河鋼的2020年鋼鐵產量合計僅占全球鋼鐵產量的13%左右。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作為氣候行動100+聯盟的投資者之一,全球氣候變化機構投資者組織(IIGCC)首席執行官Stephanie Pfeifer仍然堅信:
到2050年,鋼鐵行業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在技術上仍是可行的。
在她看來,要實現凈零排放目標,鋼鐵公司得依賴大量的投資、技術的進步、綠色能源價格的降低以及政府的大量政策支持。
理論上,從技術上來說,減少碳排放可以通過增加廢鋼回收再利用,以及提高現有鋼鐵廠的能源效率來實現。此外,還需要對新的低排放生產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這些設施可以由氫氣驅動,并將碳捕獲和儲存應用于繼續依賴化石燃料的鋼鐵廠。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其中的一些技術目前仍處于開發階段。此外,鋼鐵制造商達到凈零排放目標的資金需求是巨大的,并且將推高運營成本。
氣候行動100+聯盟預計,全球鋼鐵行業達到凈零排放目標所需的資本支出可能高達1.3萬億美元。
此外,鋼鐵制造商需要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排放量減少29%,才能按照國際能源署的路線圖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