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我國鋼鐵工業轉型發展的核心命題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在2022(第十三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與會人士普遍表示,作為工業重點領域,鋼鐵行業是能源消費大戶,同時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戶,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要積極與其他行業協同推進低碳轉型發展。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低碳轉型總體還處在基礎與推進階段,控制產量、實現碳達峰相對容易,而降碳和實現碳中和則是長遠的發展問題。”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李新創表示,我國鋼鐵行業生產過程碳排放機理復雜,面臨前沿低碳技術成熟度尚低、低成本規模化應用尚不具備條件等諸多挑戰,要先立后破,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
對鋼鐵業來說,減量、低碳、綠色發展不等于不發展,也不意味著短時間內大量關停鋼廠或者減產。中國已經連續26年保持世界鋼產量第一,鋼鐵業也是中國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不能“自廢武功”。
“我國鋼鐵工業實現碳中和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與時俱進、動態調整的過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何文波表示,我們要根據鋼鐵工業自身發展客觀需要,綜合技術發展狀況,科學統籌謀劃,分階段、分步驟,合理有序推進低碳技術路線的研發與應用,做到技術發展有的放矢、階段目標明確可行。
我國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一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氫能冶煉、氧氣高爐及非高爐冶煉、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是重點。二是節能和提升能效,推廣先進適用節能低碳技術,提高余熱余能自發電率,推廣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應用。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優化原燃料結構,鼓勵短流程電爐鋼發展,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四是推動綠色布局,促進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加大綠色物流,推廣全生命周期綠色產品。五是共建綠色低碳產業鏈,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產業協同降碳。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看來,單靠鋼鐵行業自身,要實現碳中和是有難度的,但如果考慮全社會的協同,則鋼鐵行業未來是有可能趨近碳中和的。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也表示,在推進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需要堅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這不僅為鋼鐵等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加快優化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而且對我國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發展已經進入多目標階段,國民經濟是一個非常復雜、相互關聯的系統,我國鋼鐵行業減碳不能只從行業自身出發,要把握好多重目標的平衡。一是把握目標之間的層級。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過程中,不能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必須實現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高質量發展。二是把握目標之間的先后,研究和推動“雙碳”工作不能就碳論碳,必須注重減碳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三是把握目標之間的長短。碳達峰、碳中和是長遠目標,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功,短期不能夠過度用力。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