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決定辭職的加拿大駐華大使鮑達民,將在本月31日正式離任。不過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份新工作在等著他了。據觀察者網報道,英澳合資企業力拓集團在12月20日宣布,他們將聘請鮑達民擔任董事長。按計劃,鮑達民會在明年4月4日正式加入力拓董事會,然后在5月5日成為董事長填補空缺。
據了解,力拓集團是一家跨國性礦產及資源巨頭,其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集團業務涉及煤、鐵、銅、黃金、鉆石以及能源等方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英澳合資企業在去年鬧出過一件丑聞,并且至今都難以擺脫這一負面形象。2020年5月,該企業在未閱讀一份關鍵考古報告的情況下,炸毀了澳大利亞一片4.6萬年歷史的史前巖石保護區。
這一行為致使該保護區的兩個史前巖石掩體受到嚴重破壞,同時也激起了當地民眾以及廣大投資者的強烈不滿。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之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夏杰思以及另外兩位鐵礦石主管和事務主管選擇引咎辭職,包括力拓集團董事長也在去年5月宣布辭任為此事負責,可見該企業這回是真的捅了個大簍子。
大概也正是因此,他們才想聘請即將離任的加拿大駐華大使,著名的“知華派”鮑達民出任董事長一職,去為他們收拾這個爛攤子。除此之外,聘請鮑達民擔任力拓董事長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應對中澳之間的緊張關系。力拓集團作為跨國性礦產及資源企業,中國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該企業選擇鮑達民就是看中了他對中國的了解。
鮑達民在處理對華關系上有豐富的經驗,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為穩定對華合作,提高鐵礦石等礦產出口量出謀劃策。眾所周知,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因此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是極大的,尤其作為煉鋼原料的鐵礦石是中國在基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材料。據力拓集團最新年報顯示,他們的收入就有一半以上都來自中國市場。
雖然鐵礦石價格在今年波動十分明顯,但力拓還是瞅準時機在今年上半年狠狠賺了一筆。不過他們看中的是長遠利益,因此就想要繼續抓牢中國市場,同時也在想辦法擺脫去年丑聞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力拓是英澳合資企業,所以在中澳關系惡化的背景下,力拓在華生意也必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
現在他們將化解危機的希望寄托在了鮑達民身上,據了解,鮑達民是在2019年被加拿大政府任命為駐華大使的。當時中國和加拿大的關系正因為孟晚舟事件而持續緊張,因此臨危受命的鮑達民在外界看來是肩負重任的,雖不能讓中加關系恢復如初,但他需要盡力使兩國關系降溫。
今年9月底,經過我國政府的不懈努力,孟女士已經成功歸國。盡管這并不代表中加矛盾已經得到解決,但鮑達民依然對當前的中加關系給予了肯定,而這也使得許多媒體高度點評了鮑達民在中加之間發揮的重要作用。看樣子,力拓也是以為拉攏了鮑達民就能避免和其他澳企一樣痛失中國市場。
不過他們似乎太過高看鮑達民的個人能力了。如果合作項目正常,那一切都會按原定軌跡運轉,但要是合作對象或者合作項目出現問題,一個鮑達民又能起什么作用?更何況力拓集團此前在收購案上毀約,放中企鴿子的事情已經嚴重損害了他們在中國市場的信譽。2009年2月,我國中鋁集團宣布了對力拓集團的收購計劃。
據了解,這起海外并購案價值200億美元,但最終因為力拓集團的單方面毀約而未能達成。2009年6月5日,力拓集團忽然宣布取消這筆交易,事后僅僅支付中企1.95億美元的違約金。但是從2月到6月這4個月中,他們享受了我國企業注資帶去的股價大漲以及更多的連帶效應,這些價值遠遠超過他們付給中企不到2億美元的分手費。
而且在對中企毀約之后,他們就立即與必和必拓達成協議,聯合成立了鐵礦石合資公司。這一舉動表明,中鋁從始至終都不是他們真正想要合作的對象,否則他們當初也不會在協議中特別注意違約金,并且將其壓至1%,這顯然是在為之后的毀約做鋪墊。
在這些恩怨的影響下,力拓想和中國企業達成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雖然我國對于鐵礦石的需求量大,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我們正在收緊鐵礦石等礦產資源的進出口限制,所以力拓打的如意算盤恐怕難以成真。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