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夜盤,以煤化工為主的商品在新一輪調控后出現極端行情,多品種多合約出現跌停潮,市場恐慌氣氛再起。20日,市場恐慌情緒繼續發酵,尿素、純堿也被波及,日內尾盤跌停。
對此,物產中大期貨副總經理景川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在市場波動劇烈的情況下,市場的驅動極易受到消息的影響而表現出極端的狀態。
“作為從業人員,這樣的行情出現過,但不多見,而期貨價格變動往往受供求關系、經濟周期、行業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根據我們了解,市場投資者對于商品價格處在波動加劇時期這個觀點是普遍認同的。” 國海良時期貨首席風險官朱秋亞表示,近兩日極端行情下,公司為執行風險通知及強平,風控電話較往日增多,客戶反應正常,都在正常可控范圍之內。
市場風控應對能力極大提升
事實上,市場對于今年以來市場的高波動已經具備一定的免疫力。除相應調整持倉以及做好資金管理之外,接受市場的變化也是投資者應該具備的能力。期貨公司被沒有出現所謂的風控電話打爆等顯現,市場以及投資者經過多年的洗禮已經相對成熟。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對市場中可能出現極端行情預研預判,不少期貨公司及期現公司都建立了應急處置小組,并提早做好了相關的風險預案。
據朱秋亞介紹,針對極端行情風險預案具體包括:一是嚴格遵守期貨交易所風險控制規則,調整保證金收取標準。二是加強行情研判,做好風險客戶通知和強平,提示客戶交易風險。三是逐日研究制訂強平策略,執行強行平倉化解風險。四是緊跟市場預期,加強數據分析及信息收集,為風險控制決策提供支持依據。
在景川看來,經歷過金融危機、“雙十一” 、原油跌倒負值等事件,各期貨公司風控部對于應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日常的投資者教育以及風險預警,加上極端行情的風控處置游刃有余,不同行情啟動不同風險應對預案已經是期貨公司的常態工作。事件發生后,期貨公司的風險處置藕條不紊的進行。
“期貨行業的核心功能就是管理風險,因此,在風險出現后,恰恰是其發揮作用的時候,期貨公司為產業客戶做的風險管理計劃,在遇到尾部風險的時候,其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強化。”景川表示,對于投資客戶而言,其投資中的資金管理與風險控制的設計,在遇到極端行情中,能夠很好的保護其投資的穩定性,同時為調整其持倉頭寸預留了一定的可操作空間。
朱秋亞表示,價格的極端波動對產業企業影響較大,如果未能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價格風險管理,這種價格劇烈波動將對企業利潤產生極大沖擊,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安排。即使通過期貨市場進行套保操作,價格的極端波動也會導致企業需要增加期貨持倉資金以保護保值頭寸,增加企業流動性壓力。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針對這種極端行情風險,可采取期權等多工具組合方式進行價格風險管理,提高保值效果。對于個人投資者,建議降低持倉比例,不追漲殺跌降低不確定性風險。
此次在杭州期現貿易商走訪時也了解到,此次極端行情中,一些貿易商已經預料到了可能會出現的風險,因此在持倉頭寸上已經做了一些優化,比如降低裸露持倉,運用期貨等工具進行套保,規避高波動率的跨品種套利等,整體對于風險的把控較好。
市場對未來原料和成品供應預期向好
對于煤化工市場來講,今年9月以來,國內煤炭資源緊張且價格持續上漲,給電力行業帶來巨大壓力。一方面多發電會導致電廠虧損幅度擴大,另一方面,少發電雖能減少虧損卻又會導致制造業開工率受損,從而對其他工業品造成供應緊缺局面。
近日,在浙江聚酯產業企業走訪時,記者了解到限電政策曾在9月下旬對PTA—聚酯行業內的生產企業帶來階段性的影響,導致部分企業產能負荷出現了10%左右的下滑,但限電措施并不是持續性的政策因素。
國慶節以后,國內幾家大型PTA—聚酯企業均恢復到限電以前的開工率。
受訪企業表示,國家出臺的限電措施對低耗能企業的束縛力不大,只是希望通過政策調整來優化產業結構,對高耗能的落后化工裝置形成自然淘汰,促使企業主動去完成轉型升級,提高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最終優化企業產品結構,增強競爭力。
據介紹,本輪限電措施對江浙地區的能耗企業并非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采取分類評級的方式,分為ABCD四類。首先、對于地區大型單位低能耗的優質企業,同時稅收規模和社會效益靠前的龍頭企業,給予A類評級。在用電緊張時期,對A類企業采取開8停2的措施。用電緊張期一過,則會優先恢復電力供應。對于單位低能耗的中等規模的化工企業則給予B類評級。在用電緊張時期,對B類企業采取開7停3的措施,保障電力供應次于A類企業。
而對于單位能耗較高,稅收規模和社會效益又不大的C類和D類企業,在用電緊張時期采取開6停4和開4停6的措施,迫使上述落后的高耗能化工企業在政策干預下主動退出市場。此舉一方面可以實現雙碳目標,另一方面則可以驅動企業主動完成產業結構升級,從低附加值的產品轉變為高附加值的產品。
與此同時,面對限電措施給PTA-聚酯企業形成的政策風險。很多行業內優質企業采取直面問題,積極尋求內部產業結構優化的辦法來降低和化解政策影響。
據了解,雖然政府對優質的低能耗的PTA-聚酯企業在去年總用電量的基礎上,來核定今年企業整體的用電規模,但企業還是會居安思危,提前制定應急預案,主動降低低附加值的產品開工負荷,將這部分電力省出來用于利潤率較高的產品產量,從而在保障原料和成品供應穩定的基礎上,兼顧實現企業優化經營的目標。
“隨著近期國家出臺能源保供方面的多項措施以后,未來國內煤炭供應緊張局面將有望得到顯著改善,限電影響對于國內PTA—聚酯企業將逐漸淡化。”寶城期貨分析師陳棟表示,從調研得到的反饋信息來看,隨著政府大力保障能源安全以后,多數化工企業廠家對未來原料和成品供應發展趨勢都抱有偏樂觀的心態,認為部分煤化工以及油化工品供應緊張局面不會持續較長時間,化工商品期貨價格持續上漲的基石會逐漸松動。“一旦后市供需預期發生改變,驅動本輪商品上漲的邏輯就會出現崩塌。”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