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焦煤作為基礎性能源之一,是鋼鐵行業和焦化行業不可或缺的基礎原料。不過,多年來,國內傳統煤焦行業有著特殊的貿易屬性,焦煤采銷通常以“一口價”為主,在定價的時效性、公允性以及靈活性上都有著明顯的不足之處。在日益龐大的焦煤、焦炭市場上,國內煤焦企業仍在不斷探索建立更為公開透明的市場化定價機制。
近年來,利用期貨市場定價、開展基差貿易已在煤焦貿易中漸成氣候。“通過基差貿易模式,可以使標準化的期貨市場與個性化的現貨市場有效對接,將現貨價格風險轉移到期貨市場,在推動焦煤、焦炭市場化定價的同時,實現買賣雙方的互利共贏。”山西省介休市杰安煤化有限公司(下稱杰安煤化)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A行業傳統定價模式之殤
近年來,國內鋼鐵產品需求和產量屢創新高,帶動上游的焦煤、焦炭等原料產量近5年來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我國煉焦精煤產量48510萬噸,較上年增長1464萬噸,焦炭產量也達到47116萬噸的歷史較高水平。
雖然焦煤、焦炭市場規模日益增長,但是仍因循守舊地采用貿易雙方協商的“一口價”模式來定價。對于焦煤廠而言,由于焦煤品種多,波動相對焦炭更慢,價格不能及時匹配市場行情,最終導致煤廠利潤波動大。對于焦化廠而言,焦煤出廠價格的流動性差,不能及時反映供需變化,當焦煤價格大幅上漲時,可能出現上游企業違約的極端情況,導致供應不穩定。因此,如何在焦煤價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保證焦煤供銷穩定、價格風險可控,成為焦煤貿易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山西省地處我國中部地帶,素有“煤海”之稱,是我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煤炭生產企業眾多。而杰安煤化是山西省內一家大型焦煤生產、貿易企業,洗精煤年產能120萬噸,與鞍鋼、本鋼、重鋼等大型鋼廠保持長期合作關系。
“在傳統貿易中,公司與下游客戶之間的長協定價以月度‘一口價’為主,定價周期較長且無法及時反映市場供需變化,利潤波動較大。”杰安煤化相關業務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為此,公司在焦煤期貨上市后就參與了套保及交割業務。2018年,大商所對焦煤期貨交割質量標準進行了優化調整并適度擴大交割品范圍,進一步提升了焦煤期現貨價格的關聯性,為產業企業利用期貨價格定價和風險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B行業發展驅動風險管理模式升級
據記者了解,相比于其他大宗商品,煤焦行業內的傳統現貨思維還比較濃郁,只有少數企業配置期貨團隊,建立相應業務體系。不過,隨著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和風險管理需求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期貨市場。
據杰安煤化業務負責人介紹,期貨套保業務雖然可以解決公司自身面對的價格風險,但是無法帶動下游企業定價模式的創新。通過與美爾雅期貨溝通,杰安煤化發現,基差貿易模式可以幫助企業以現貨的思維習慣來解決這個問題。上下游仍簽訂正常的貿易合同,將“一口價”改為“期貨+基差點價”,公司通過期貨工具將定價權讓渡給對方,自身配套期貨套保操作來管理風險。
“這樣一來,不僅減少了客戶自身的套保壓力,還增加了客戶的定價選擇權利。長期來看,不僅能起到鞏固客戶關系的效果,還能擴大公司的業務拓展邊界。”杰安煤化業務負責人說。
美爾雅期貨項目負責人申暢表示,國內焦煤、焦炭貿易主要從山西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等主產地經汽運、火運至河北省、山東省等主銷區,一部分供北方鋼廠使用,另一部分從河北省、山東省主要港口發運至南方鋼廠。因此,整個煤焦產業鏈上的貿易網絡可謂是“自西向東、由北至南”,而山西省則是這個網絡中最重要的核心區位,省內集焦煤資源、洗煤廠、焦化廠、煤焦貿易商和終端鋼廠為一體,形成了長期緊密的貿易合作鏈條,這對開展上中下游基差貿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美爾雅期貨的積極推動下,杰安煤化與合作伙伴山西省晉玉煤焦化有限公司(下稱晉玉焦化)參與了“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基差貿易項目。同時,在美爾雅期貨的建議下,晉玉焦化在與上游客戶開展焦煤基差貿易的同時,與下游貿易商簽訂了焦炭基差合同。對晉玉焦化來說,加工利潤的高低就由兩個基差和一個比值來決定,分別是焦煤基差、焦炭基差、焦炭焦煤比值。從風險分散的角度來講,這樣做更加穩妥,可以避免因單個基差判斷失誤造成較大的損失。
C基差交易組合策略避風險、鎖利潤
2020年5月12日,杰安煤化與晉玉焦化簽訂了2.5萬噸焦煤基差貿易合同。經協商,雙方以當時期現基差(195元/噸)+5元/噸作為合同基差,相當于杰安煤化獲得了5元/噸的優惠,下游晉玉焦化獲得點價權。與此同時,晉玉焦化與其下游焦炭貿易商簽訂1.5萬噸焦炭基差合同(對應2.5萬噸焦煤),下游貿易商獲取點價權。
“期初確定焦煤和焦炭基差時,考慮到焦煤品種的多樣性,我們建議先選擇山西柳林4#煉焦煤出廠價格(規格:A9.5V20G>90S0.6)作為基差計算標準;焦炭則是采用山西呂梁準一級冶金焦出廠價作為基準,加上運費、質量升貼水折算成港口標準倉單價格來計算基差。”申暢介紹說。
在項目開展初期,晉玉焦化很快進行了首次點價。“5月21日,焦炭價格已突破前期高點,形成上漲態勢。我們了解到下游焦炭貿易商在5月22日收盤前對1萬噸焦炭進行點價,因而建議晉玉焦化同步對1.5萬噸焦煤進行首次點價,向上游轉移價格風險,從而先鎖定1.5萬噸焦煤的加工利潤。”申暢說。
對于杰安煤化而言,除了5元/噸的優惠基差,由于焦煤期貨價格相對現貨標的走強導致基差持續走弱,第一批1.5萬噸貨物的銷售價格實際上提高不少,并且公司對基差的走勢也有一定預期,所以并未急于賣出套保來鎖定剩余貨物利潤。
“短期來看,煤礦開工率很高,并且焦化廠面臨環保限產,焦煤相對過剩,期貨價格受到壓制。中期來看,由于通關政策趨嚴,低價澳煤對9月合約影響越來越小。與此同時,山西省2020年年底要清除落后的焦化產能,在階段性環保限產結束后,部分焦化廠可能會抓緊時間采購焦煤全力復產,屆時焦煤期貨價格大概率會觸底回升,這意味著焦煤基差將走弱,對公司較為有利。”杰安煤化相關業務負責人分析說。
6月15日至7月15日,焦煤現貨出現零星補漲態勢,而盤面焦煤高位振蕩,基差整體小幅反彈后進入振蕩格局。杰安煤化認為基差基本進入底部區域,計劃在JM2009合約上以1220元/噸附近的價格賣出套保,以鎖定剩余1萬噸焦煤的銷售利潤,但是由于盤面價格沒到達預期點位,始終未能執行開倉操作。與此同時,由于焦煤回調幅度比較小,晉玉焦化認為此時主動點價的意義不大。
7月16日,焦炭期貨企穩反彈,下游焦炭貿易商對剩余0.5萬噸焦炭進行點價,考慮到焦炭、焦煤比值仍處于高位偏強振蕩,晉玉焦化選擇繼續等待剩余1萬噸焦煤的點價機會。
“這次公司并沒有同步對上游點價,主要是在盤面利潤方面還有一些安全邊際,抵消了成本端的抬升,所以公司還是想等一個焦煤回調的機會再嘗試主動點價。”晉玉焦化相關業務負責人補充說。
由于點價期限臨近,雙方的套保和點價操作尚未完成,在美爾雅期貨的協調下,雙方簽訂了補充協議,將點價期限延長至8月15日前。7月31日,杰安煤化在JM2009合約1220元/噸附近完成套保建倉,鎖定了剩余焦煤的銷售利潤。隨后兩周,焦煤盤面價格振蕩回落。8月12日,晉玉焦化于收盤前在JM2009合約1197元/噸的價位上對剩余的1萬噸焦煤進行第二次點價,與此同時,杰安煤化進行了平倉。至此,雙方整個點價和套保操作結束。
回顧該項目進程,對于上游焦煤廠而言,基差點價合同不僅在定價方式上更加靈活和便捷,并且在基差有利的條件下,可隨時通過賣出套保鎖定收益,最終實現增收創利。杰安煤化基差點價和套期保值操作后,相對“一口價”而言,兩批貨分別提高售價35元/噸和105元/噸,外加基差額外優惠5元/噸,整體對沖風險的收益增加170萬元。
對于中游焦化廠而言,由于焦煤現貨流動性較差,以期貨來定價的方式更為公允,手中握有點價權可隨時對沖風險。從結果來看,晉玉焦化通過在合適的時機對焦煤進行點價、與下游貿易商開展焦炭基差交易等方式,在成本端和銷售端的價格都有所提升,二者綜合計算后,通過基差點價焦化廠加工利潤有所增加,達到了整體收益優于“一口價”模式的效果。
D煤焦產業鏈期現結合發展格局可期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通過參與“大商所企業風險管理計劃”,貿易雙方對基差貿易模式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杰安煤化和晉玉焦化企業相關業務負責人均表示,后期將繼續推進產業鏈上下游采用基差定價模式,為行業相關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利用期貨工具拓展經營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十四五”時期,期貨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上述相關負責人均認為,隨著焦煤、焦炭產業鏈企業深度參與衍生品市場,我國焦煤、焦炭期現市場融合程度也會越來越高,最終實現期現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格局。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與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