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應用場景最復雜、要求最嚴苛的行業之一。隨著5G鋼鐵應用場景逐步落地,5G與鋼鐵行業的融合對鋼鐵企業乃至對整個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5G應用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題,亟待形成“有標可實行、有標可驗收”的5G鋼鐵應用場景規范。
8月18日,5G鋼鐵應用場景標準編制研討會在安徽工業大學智能冶金研究所召開,初步完成團標框架起草工作。“這次團體標準的編制,主要是依據《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相關部署,為5G在鋼鐵行業的應用提供解決方案規范,推動解決5G在鋼鐵行業應用的關鍵共性問題。”團標起草組成員、安徽工業大學教授張立強表示。
當前,“5G+工業互聯網”已成為工業互聯網和5G發展進程中產業熱情度最高、創新最活躍、成效最顯著的領域之一。但鋼鐵行業生產場景復雜、時效性要求高,且部分3D(臟、累、險)崗位離不開人,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5G旨在解決鋼鐵企業高危核心區域離不開人又不適宜人工作業的問題,使鋼鐵生產對人更友好,與城市更融洽。”張立強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5G技術的超低時延、超大連接和高速率的特點,可以進一步拉開生產端與操控端的物理距離,并助力實現機器設備的智慧物聯,進一步解放人。
“當前,5G在鋼鐵行業尚處于初級應用階段,主要體現在園區管理、物流跟蹤、智慧料場、無人天車、無人巡檢等場景。”張立強強調。5G的兩大優勢,一是使過去的不可能變為可能,突破了過去技術上的諸多限制,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二是使過去的技術插上5G的翅膀,讓生產更高效、便捷,解決從有到優的問題。
“目前,5G在鋼鐵企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公共區域,而主流程中的條件更為惡劣,對技術的容錯性要求更高,導致5G應用尚有很多難點有待進一步解決,面臨諸多挑戰。”張立強強調。
張立強介紹,鋼鐵企業的生產流程長,工序繁多,不同應用場景對技術參數的要求差異性大,尚無規范的標準體系可依。例如熔融金屬容器(鋼水包、鐵水包、渣罐等)與常溫物料(廢鋼槽、散裝料皮帶等)對安全要求的等級不同,對定位、圖像識別、音視頻等在線處理的速率、帶寬、時延要求不同,需要根據實際需求分門別類進行規范。另外,同一場景下,同一物理對象不同的應用功能,對5G的要求也不一樣。例如在線鋼水包的物理定位、包號識別、鋼包熱狀態識別、鋼包壁耐材安全預警等不同的應用需求,對5G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這些都亟須進行系統性梳理和規范。
此次團標編制由長三角鋼鐵產業協會總協調,由中冶賽迪、華為、中興、海康威視、寶武集團多家子公司、上海大學、安徽工業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安慶師范大學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參與,涵蓋設計院、通信設備與技術供應商、鋼鐵企業、科研院所等領域。“從參與編制單位可以看出,這一團標將從5G設備、鋼鐵廠設計、生產場景應用等多個方面,為全產業鏈5G鋼鐵場景應用提供范本和標準。”張立強表示。
據《中國冶金報》記者了解,目前,該標準編制組已經召開3次研討會議,完成了標準目錄編制、團標單位遴選、標準范本初稿等工作。張立強表示,標準發布后,可為5G在鋼鐵行業的落地提供“降落傘”,為5G在鋼鐵行業的深入應用提供助推器。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