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檢驗中心天橋全自動智能取樣系統完成改造投入試運行,一鍵啟動后,6分鐘就能自動完成掃描、采樣、破碎、打包等操作,這就是包鋼集團首套全自動智能取樣系統。6月25日,記者在化檢驗中心鐵前檢查站天橋灰石崗位,一睹這套系統的風采。
6分鐘能干什么?
一輛滿載煤粉的大貨車駛入采樣通道入口,抬起的道閘說明,該車輛已通過系統自動識別。司機下車,按下啟動鍵。采樣設備在車斗上方緩慢移動掃描,測量車斗長、寬、高和料面高度。隨后,螺旋采樣頭一邊旋轉一邊探入煤粉,分別在車斗前、中、后部隨機采樣,并送入集樣器。采樣出口道閘抬起,司機駕車駛離。此時,制樣工作開始。破碎縮分后的試樣裝入料桶,排著整齊的隊列依次進入封裝機包裝、寫入采樣信息。樣桶在緩沖區等待拉運,此時距離司機按下啟動鍵過去了6分鐘。
“過去,每次取樣至少需要耗費兩倍的時間。”化檢驗中心鐵前檢查站副主任崔巖說,系統改造后,每一份試樣的名稱、取樣時間、物料代碼、供應商等信息會標記在IC卡芯片上,并上傳生成數據庫管理系統。報表生成、打印、查尋更方便,工作效率顯著提升。此外,配套的單機除塵設備和采制樣系統聯動,達到了環保效果;制樣余料儲存在緩存料斗并回收至車斗,避免浪費;采制樣全程無人參與,系統信息與管控系統聯網,避免人為因素干擾,提高了風險管控能力。
據悉,今年化檢驗中心共計劃完成4項取樣系統智能化改造項目。目前,天橋區域的全自動智能取樣系統已基本完成掃描、采樣、破碎、打包設備調試,樣桶裝卸裝置調試進入尾聲;西料廠區域的改造正在項目施工中;位于焦化區域、新翻區域的另外兩個改造項目也已列入施工計劃。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僅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